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视频播报

蓄势腾飞正当时——景泰县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04/24/ 16:3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景泰,一个景象繁荣的地方,一方承载生机和希望的热土。

  五年一个刻度,五年一个跨越。过去的五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五年,是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五年,是科学发展、蓄势突破的五年,更是硕果累累、变化显著的五年。面对脱贫攻坚、转型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挑战和考验,24万景泰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风破浪,用勤劳与智慧在景泰历史画卷中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五载春秋的华彩之光照亮前行的方向。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第五批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县”“省级文明县”……捷报频传,一个个国家级、省级殊荣花落景泰。这是五年以来,景泰县满满的成绩单。沉甸甸的荣誉背后,见证着景泰人民务实苦干、砥砺前行、奋力拼搏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发展篇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景泰县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产业主导,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工业提振、旅游提速”行动,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实施重点项目602个,亿元以上121个,国道338线、省道217线、景中高速、盐碱地治理、永泰川灌溉引水等重大项目落地建成,全县生产总值达61.98亿元,年均增长五个百分点。

  预计到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可完成75亿元、8.75亿元、3.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4%、17.5%、12.9%,较2016年底增长1.45、2.24、1.84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14亿元、32041元、14064元,年均分别增长8.5%、8%、9.5%。

  数据代表成就,数据彰显温度。这些简单的数字对比,反映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见证着景泰五年间发展的可喜变化。

  扶贫篇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景泰县坚持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干旱、风沙、盐碱“三大片区”,狠下“绣花”功夫,做足精准文章。五年来,整合资金40.48亿元,实施治碱排水、易地搬迁等扶贫项目1296个,建成扶贫脱贫产业园151个,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富民产业质效,落细惠民利民政策,贫困区域水、电、路、房、网实现大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60个贫困村、4.5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聚焦三大片区,抓攻坚破瓶颈。永泰川灌溉引水等四大“旱变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靠天吃饭问题;实施盐碱区排碱涵洞、治碱排水工程,2.6万亩盐碱地改良恢复,“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十六字治碱模式创新运用,渔农综合利用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风沙区完成退耕还林、天保造林15万亩,建成经济林31万亩,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紧盯短板弱项,抓巩固夯基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确保了贫困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改造提升农村房屋7971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17个,圆了贫困群众“安居梦”。实施农村人饮工程和苦咸水改造,98%的群众喝上了大通河水。

  突出根本之策,抓产业稳增收。研究出台“6+6”产业扶贫政策,建成扶贫脱贫产业园151个,贫困人口增收产业实现了全覆盖。创新“1+N”机制,群众通过种养产业、劳务输转、光伏项目等途径实现稳定增收。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9442万元,实施项目52个。创新旅游消费模式,消费总额达5.23亿元。

  落实四个不摘,抓衔接促振兴。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牢防止大规模返贫的底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服务、要素保障等体制机制,编制完成五年战略规划,景泰县被确定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经济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景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景泰县按照“农业优先、工业转型、文旅赋能”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由23:24:53调整优化为30:29:41。

  大农业格局基本形成。建成高标准农田28.3万亩,“五个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中型灌区建设、大型现代龙头企业、撂荒地复耕复垦、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吸纳农村劳动力相结合)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县水浇地达7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水浇地达4亩。推动粮食稳产增效,总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牧原、海升等大型龙头企业落户景泰,打造了以润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和以寺滩甘草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十大示范园区”,形成了“3+4+5”产业格局。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680家,获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6个,打造甘味品牌9个,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5%。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实施正路工业园、大唐工业区“七通一平”项目14个,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入驻企业27家。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金龙纸面石膏生产线、寿鹿山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0个,淘汰落后生产线15条,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7219家,形成了新型建材、水泥冶炼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实施黄河石林大景区开发、大敦煌影视城改造、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等重点项目,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开辟文化体验游、革命红色游、特色乡村游等旅游线路,中泉红岘台村、五佛兴水村创建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喜泉大水?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柏林山庄、石头部落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1%。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三产”的协同发展,使景泰县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城建篇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排排整齐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宽广平整……景泰县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统筹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保障,国道338线景泰段、景中高速相继建成,29个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硬化路全覆盖;改造城区车行道24万平方米、人行道14.9万平方米,新增城区集中供热180万平方米、绿地211亩。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大规模国土绿化、污染防治等行动,扎实推进各级督察转办问题整改,全县75条河道常态化监管,泳泽、大格大等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治理,森林覆盖率达12.66%,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向好。

  持续提升城乡“颜值”和“气质”,该县成功迈入省级文明县行列,荣获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称号,龙湾村、大水?村被评为国家级最美休闲乡村。

  民生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就是最大的民心。景泰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发展优先考虑、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6年分别增长31%、41%。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投入23.8亿元,新建景泰七小、八小、石城小学及幼儿园等学校7所,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有效缓解,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市前茅,高考上线率大幅提升。

  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县中医院及重点专科、远程诊疗等项目,全面推行“一站式”结算服务,成功创建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实现确诊病例“零发生”,完成疫苗接种32万剂次。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发放各类创业贷款2.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健全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养老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各类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公交+财政补贴”模式在全省推广。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移风易俗新风尚,商思秋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该县成功迈入省级文明县行列。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全县第三、第四届运动会,《面向群众》《马莲花开》等本土电影入选全省优秀公益展映电影,特色亮点工作多次被中央和省级媒体报道。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晒一晒五年“民生清单”,描绘出的是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美好画卷。

  展望未来,景泰县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农业优先、工业转型、文旅赋能”发展定位,实施“创新驱动、改革促动、融合联动、品牌带动”发展战略,突出“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环境优化、民生改善、治理提升”着力重点,凝心聚力,蓄势突破,在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景泰的道路上再创辉煌!(俞宝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