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在靖远县石门乡的黄河河谷滩地间,1.4万亩枣园迎来了丰收旺季。红彤彤的大枣缀满枝头,宛如串串红灯笼,将田野装点得格外喜庆,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技术革新:破解瓶颈,提升品质
近年来,面对传统枣业发展遭遇的瓶颈,石门乡积极作为,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嫁接技术种植骏枣,有效丰富了产品种类。同时,对老化枣树进行矮化密植改良,这一举措不仅保证了石门大枣的优良品质,还成功解决了产量问题。
石门乡安韦村村民高国金对此深有感触,他笑着说:“咱们这个石门大枣原来的老品种,还保留了一部分。现在像我,大部分都嫁接成了更优良的品种。这种大枣形状和咱们石门大枣没什么区别,但是个头更大、更饱满,色泽也好,吃起来口感酥脆。现在正是吃石门大枣的最佳时候,欢迎大家来到石门安韦村,品尝石门大枣。”

自然馈赠:独特环境,孕育佳果
石门大枣的甜蜜,源自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片土地位于海拔1300至1500米之间,红胶泥土质肥沃,充足的光照与巨大的昼夜温差,共同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大枣。这里产出的大枣皮薄肉厚、甜醇十足,鲜枣香脆可口,干枣久放不粘,深受消费者喜爱。
高国金再次热情地邀请道:“咱们石门的枣特别甜,特别好吃,欢迎大家携带家人前来品尝。”

产业兴旺:多元路径,助力振兴
如今,石门乡的大枣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面积已达1.4万亩,年产鲜枣2100万斤、干枣1400万斤以上,年产值超过4550万元。大枣产业覆盖了小口、安韦等多个村庄的千余农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这颗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红果果”,正通过种植提质、加工增值、品牌增效的多元发展路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靖远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支撑,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靖远石门诚邀各界人士前来,品尝脆甜可口的石门大枣,感受乡村丰收的喜悦,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童怡婷 杨晶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22日筑牢诚信基石 赋能平川交通——白银市平川区构建信用交通新生态
- 2025年09月19日靖远县蔬菜产业专家顾问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 2025年09月19日景泰县中医医院探索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
- 2025年09月17日靖远平堡镇举行2025年“金秋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