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是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白银市平川区交通运输管理局聚焦制度构建、信息共享、分类监管与诚信文化培育,系统推进“信用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先行,夯实信用根基。
该局制定了《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搭建起涵盖目标路径、信息标准、评价模型、应用机制等核心要素的制度框架,为全区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联通,破除信息壁垒。着力打造“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纵向对接省市级平台,横向联动发改、市场监管、公安、司法等部门,依法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司法判决、欠税欠费等多维信用数据。目前,平台已建成覆盖全区208家道路运输市场主体的信用数据库。
分类监管,提升治理效能。依据信用评价将市场主体分为A(优秀)至D(较差)四级,实施精准差异化监管。对高信用主体降低抽查频次,对低信用主体则提高抽查比例、强化警示约谈与业务限制。仅在今年4月的质量信誉考核中,便对29家企业完成定级,评出AAA级企业6家。奖惩联动,树牢诚信导向。在“信用中国(甘肃白银)”等平台公示守信“红名单”,推荐评优,探索信贷出行便利。对严重失信主体则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同时畅通信用修复渠道,鼓励失信主体纠正行为。截至目前,平台已归集行政许可483条、行政处罚245条。文化浸润,厚植守信氛围。对全区771名出租车驾驶员进行100%覆盖的信用考核,优秀驾驶员优先评优获奖,信用不佳者将面临停运培训、派单受限等措施。考核实施后,出租车违规率下降10%,乘客满意度跃升至95%,行业整体形象显著提升。成效显现,赋能高质量发展。平川“信用交通”建设成效初显:市场环境优化: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增强,违法违规案件锐减80%,投诉举报处理满意度达100%。监管效能提升:分类监管模式成熟,资源配置更优,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增强。治理能力升级:信用信息共享推动协同监管,大数据支撑风险预警与决策。
群众满意度攀升:“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理念深入人心,安全便捷诚信的服务提升了行业形象与认可度。
信用建设是交通运输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平川区交通局将持续深化体系建设,全力营造规范、高效、诚信、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张卫荣 杨玉童 胡永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9日靖远县蔬菜产业专家顾问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 2025年09月19日景泰县中医医院探索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
- 2025年09月17日靖远平堡镇举行2025年“金秋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
- 2025年09月17日刘家峡水电厂:2号机组D级检修打响秋检“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