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白银要闻

银光红光公司“竹”智多谋交出绿色成绩单

 2025/08/25/ 16:20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光公司废水处理厂生化池的取样口,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身着蓝色工装的员工手持一根竹竿穿梭于生产线场。这根看似普通的竹竿,正是废水处理厂工长沈晓飞带领团队研发的“神器”——竹竿取样器。

  “传统金属材质采样工具比较重,易腐蚀,而且存在折断风险。”沈晓飞抚摸着竹竿上清晰的10厘米刻度线说。这根经过特殊处理的竹材,抗腐蚀性是普通金属的3倍,抗弯强度达120兆帕,重量却减轻了60%。竹竿末端绑着可降解生物绳固定的取样瓶,还加装了安全反光带,既环保又实用。

  这个“小发明”背后,是红光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的“大文章”。今年以来,废水处理厂以“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创新”的攻坚模式,交出了一份绿色成绩单。

  5月份废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的配碱自动化系统与污泥脱水项目,使两条传统手工操作生产线迈入智能化时代,年节约人工及运输成本50万元。新建的自动配碱装置,专门配套建设了碱液输送管线,可同时满足废水处理及工业用碱需求,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实现全流程远程集中控制。同步实施的废水污泥脱水工艺优化改造项目,引入全自动加药系统、优化生产工艺、升级关键设备,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消除了人工清淤隐患。

  废水处理厂细处着手,严格审批采购计划,加强设备预检预修;制定修旧利废激励措施,开展阀门、泵类修理和旧材料利用;将闲置铁碳塔内的填料清洗后重新利用,累计节约10吨铁碳。(钟培培 谭顺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