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哒哒作响,布料在针线间快速穿梭。近日,靖远县宁禾翔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女工正熟练地裁剪、缝制。这家刚刚投产的爱心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妈妈岗”和为残疾人定制的岗位,为当地陪读妈妈和残障人士铺就一条兼顾家庭与生计的“家门口”就业路。

靖远县宁禾翔服饰有限公司的诞生,源于创始人王燕的一份暖心初衷。“我以前也在服装厂打工,看到很多陪读妈妈因为要接送孩子、照顾家庭,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烦恼。”王燕介绍道,“就想创办一个自己的厂子,带领这些姐妹们一起挣点生活费,也能平衡家庭。”这份朴素的愿望,最终催生了宁禾翔的成立。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性地采用“产业+就业+技能”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更通过设立灵活的“妈妈岗”和专门为残疾人提供的岗位,帮助特殊群体在劳动中重拾自信,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幸福转身。

“在这里上班时间很自由,能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能照顾老人,赚点生活费给孩子买东西,心里挺自豪的,自己也喜欢这份工作。”女工张翠霞道出了许多陪读妈妈的心声。公司采用计件工资制,工作节奏可由员工自行掌控,既能凭效率和能力获得相应报酬,又能灵活安排时间来兼顾家庭事务。
对于残疾人群体,公司更是给予了特别关怀。腿脚不便的员工陈占召感激地说:“以前找工作不容易,没想到宁禾翔给了我一个平台,工作轻松自由,有稳定收入,我们的生活也更好了。”据了解,公司除了提供适合的岗位,还为残疾人员工每月额外补贴500元。

目前,厂内已有30多名工人,其中陪读妈妈和残疾人员工占比高达95%。这份工作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是在家门口实现自我价值、赢得社会尊重的机会,让她们在守护家庭的同时也能绽放职场光芒。
“我们后期还要招聘更多陪读宝妈和残疾人,她们都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王燕对未来充满规划。为了让更多宝妈和残障人士能够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宁禾翔服饰有限公司还计划将“妇女之家”引入公司,为她们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靖远县宁禾翔服饰有限公司的实践,不仅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架起了一座连接女性成长、企业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共赢桥梁,以充满温度的“她力量”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成为书写靖远乡村振兴答卷中一抹温暖而有力的亮色。(李炎芸)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10日金融活水解渴小微企业 景泰精准滴灌破融资困局
- 2025年07月07日景泰农特产品惊艳亮相兰洽会 陇上精品引客商瞩目
- 2025年07月04日会宁县创新推出“六张清单” 破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质效提升
- 2025年06月30日靖远政务服务“加速度” 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