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乡村振兴

会宁杨崖集镇:三产融合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5/08/ 17:46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会宁县杨崖集镇红土坡村生态搬迁点,灰瓦白墙的新居与硬化道路相映成趣,村民冯建仁感慨:“现在种地、上学都方便,再不用愁雨天出行难了!”作为省级生态搬迁示范项目,该安置点惠及112户村民,配套建设灌溉水渠5.2公里,同步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改造。这是杨崖集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通过产业升级、生态治理、文化赋能“三驾马车”协同发力,2025年一季度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26元,同比增长11.3%。

  特色产业激活发展动能

  在王家湾村千亩梯田,中药材种植正开启“智慧模式”:甘肃恒泰裕顺合作社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实现黄芪亩产提升30%。合作社经理毛继龙介绍:“今年流转4800亩土地,带动122户农户户均增收2.8万元,村集体分红超10万元。”

  而在刘家咀村,千亩菊花基地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形成育苗、加工、电商全产业链。村支书王金瑞表示:“我们正建设菊花精深加工厂,预计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让‘小菊花’真正成为致富密码。”

  生态治理重塑乡村颜值

  杨崖集镇以“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为抓手,2022年完成改厕740座(其中水冲式占比18%),建成垃圾中转站3座,实施河道生态修复8.7公里。杨崖集村村民张世清说:“现在家家种花木、户户改厕所,连古乐楼这样的红色遗址都焕发新生。”该镇将红色遗址保护纳入村规民约,陇西川村的红军演讲台古乐楼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

  依托“三抓三促”行动,镇党委开发“云上杨崖”智慧平台,整合党务、政务、便民服务等32项功能,实现群众诉求线上响应率达98%。刘家咀村率先试行“红色网格”管理,党员包联农户解决灌溉用水、土地流转等问题47件。“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干动力,让群众在改革中得实惠!”王金瑞在支部学习会上强调。

  目前,杨崖集镇正以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目标,规划建设中药材产业园、红色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奋力书写“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答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