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五城同创

会宁:“迁”变万“画”启新程

 2025/04/09/ 11:25 来源:每日甘肃网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会宁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竭心尽力让群众“搬”出忧患居,实现安居梦。

  春和景明之际,走进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一排排整齐规划的安置房内,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水、电、路、网络、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完善。周边蔬菜大棚、合作社等务工场所星罗棋布,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近在咫尺的就业机遇,让搬迁群众对新居赞不绝口。

  安置点居民赵晓霞感慨道:“以前的房子在崖边,土木结构不安全;现在搬到这里很安全。过去从家到公路要走半小时,常错过班车,如今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取药也方便多了!”

  会宁县绿佳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宗勇介绍:“合作社承包75座大棚,年用工达80人次,优先雇用搬迁居民。下一步将扩大规模,助力增收致富。”

  中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牟军琴表示,将依托南峪川蔬菜产业园,推行“蔬菜种植+采摘体验+乡村旅游”模式,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河畔镇安置点,44岁的韩艳丽正忙着给女儿做饭。她笑道:“以前住土房不安全,孩子在镇上租房读书十几年;如今新房宽敞,水电气暖齐全,我还能就近工作,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河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驰介绍,安置点规划421户,通过“10+5+N”资金政策实现群众拎包入住,目前已搬迁170户。依托8万亩水浇地、百万只肉羊交易市场和15个产业园,创新“五种致富路”:草莓采摘园带动户均年增收1.2万元;肉羊代养保底年收益5000元;社区工厂实现“带娃上班两不误”;物业岗位月薪2500元起;乡村旅游户均年增收8000元。

  会宁县测绘中心主任摆海阔介绍说:“2022至2025年累计搬迁2344户,建设安置点41个。通过‘10+5+N’政策包减轻群众负担,依托周边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让搬迁群众‘在农村就地城镇化’。”

  目前,全县安置点周边布局蔬菜、肉羊、小杂粮等43个产业链项目,2024年搬迁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较搬迁前增长156%。(李佳 王彦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