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五城同创

“畜”势而上 牧歌嘹亮——景泰县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31/ 12:05 来源:每日甘肃网

  景泰县始终把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出台扶持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良种繁育,强化疫病防控,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政策护航 激发畜牧业发展活力

  初春时节,走进甘肃品高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圈舍整洁干净、喂养全自动、猪粪变肥料、污染零排放……这种有别于传统养殖场的养猪模式让人耳目一新。不久前,第一批4400头仔猪在这里安家落户,品种有杜洛克、长白、大白等,这也标志着甘肃品高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正式投产运营。?随着甘肃品高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产运营,以及年产达5万吨肉类熟食的“中央厨房”即将投产,甘肃品高将形成生猪生产-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同时,公司将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订单收购合同,优先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发挥产业带动优势,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近年来,景泰县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引良扩繁、龙头带动、科技服务等举措,形成了芦阳、喜泉等乡镇以肉羊育肥为主,红水、漫水滩等乡镇以肉羊繁育为主的区域布局。引进晨光前进牧业、甘肃沃原禾、甘肃新鑫农等牛养殖龙头企业,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集群。调整优化牛羊全产业链奖补政策,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激发广大养殖户发展内生动力。

  科技引领 “农牧循环”高质量发展

  甘肃景泰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已形成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在设施建设方面,通过智慧化养殖系统,养殖基地实现了自动投喂、自动清粪、自动监测,运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提高养殖效益。

  “我们通过‘田养猪、猪养田’模式,不断探索实践循环经济模式,将猪舍粪污经过固液分离、发酵,进行沼液储存。然后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所需养量,采取测土配方、水肥一体、科学还田的方式,无偿为场区周边农户精准灌溉沼液水肥,服务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甘肃景泰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不仅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又助推了农业增产增效,促进了农业生态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景泰县在养殖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绿色循环理念,通过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实施粮改饲项目,提高了饲草料的质量和供应量,降低了养殖成本,有效解决了养殖废弃物处理难题,推动了养殖业的绿色循环发展。

  2024年,全县肉羊养殖场(户)达6970余家,饲养量122.53万只;规模以上肉牛(奶牛)养殖场43家,饲养量3万头;生猪、肉羊饲养量达351万头(只),生猪优势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景泰县将依托牧原、品高等龙头企业,推动牧原集团启动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一二场新建、四五场迁建一揽子投资计划,完善品高生猪从养殖到中央厨房全产业链条,生猪养殖规模达到200万头,全链产值突破35亿元。依托农牧业良种场,加快肉羊品种升级换代,打造5个以上“寺梁模式”肉羊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超200万只,搬迁新建活畜交易市场,建设6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全链产值突破30亿元。(郝姝)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