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引领新业态健康发展,成为基层治理面临的新课题。会宁县因势而动,聚力而为,持续深化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围绕凝心铸魂、服务保障、共享共治,织密建强组织体系,凝聚“新”力量,激发“新”活力,实现服务民生与社会治理双提升。
锻造红色引擎,激发双向奔赴“新活力”。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分散性广的特点,构建“多维协同、动态覆盖”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实现随时随地学,流动不流学。健全工作体系。组织牵头将行业管理、监管部门、群团组织等24家纳入“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建立定期例会、互学互促、述职评议等制度,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形成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注入红色力量。调研摸排新就业群体企业数、党员人数,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党员基本信息。制定印发《会宁县“两企三新”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及管理办法(试行)》,从行业部门选派党建指导员45名。形成条块联动。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让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依托“红色驿站”构建形成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社会组织、社区联动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服务保障,构建暖心护航“新生态”。建立完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以高质量党建更好凝聚和服务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构建数据赋能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摸排机制,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数据共享、企业信息直报、网格员走访登记等渠道,形成新就业群体数据库,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拓展党建赋能服务路径。探索社区“大党委”和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共融机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就业群体服务窗口,新建小哥驿站2个、工会驿站22个、友好社区2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取暖、热饭、充电等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服务效能。构建志愿服务联盟,引导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主动进位,向社区报到认领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快递、外卖从业人员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职业特点,在社情民意传递方面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突出共治共享,激活基层治理“新力量”。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作用发挥,帮助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服务广大群众生活、助力城市发展。建立协商机制。建立新就业群体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入户走访、小院议事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汇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拓展治理路径。指导38个社区持续优化完善“大党委”,组织73名“快递”和“外卖”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带动200余名行业领域职工深度参与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纠纷化解、扶危济困等工作,持续拓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加强示范引领。指导柴家门镇二十铺社区通过“四项机制”助推社区治理规范化,河畔“好声音”推动基层治理“大变化”等实践创新,在网格化管理、优化便民服务、提升治理效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基层凝聚力和群众获得感,为社会治理蓄能助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25日景泰:聚焦“四良”做文章 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年03月25日会宁芦笋迎采收高峰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2025年03月25日会宁县中川镇韭菜丰收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 2025年03月18日会宁县:“双向发力”让流动党员管理“始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