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近年来,景泰县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四个领域,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化为实际产出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良田”强基 夯实农业发展根基
景泰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新建、改造、扩建等方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建设、验收、管护机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让“粮田”真正变“良田”,目前,景泰县已在喜泉、寺滩、草窝滩、上沙沃等乡镇建成高标准农田32.3万亩。2025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1万亩,覆盖红水镇、漫水滩乡、草窝滩镇等多个乡镇,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加强耕地地力提升,开展盐碱耕地治理试验示范2万亩,探索开展耐盐碱油料作物种植示范1000亩以上,集成示范应用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以粮食作物为主,重点推广腐熟农家肥+土壤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模式,降低土壤盐碱危害并改良培肥土壤,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提升耕地产能。

“良种”领航 提升农业发展动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农资。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保证春耕用种需求,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我们的玉米品种主要有豫单1851、垦玉101等五个品种,目前储存数量有300吨;小麦主要有永良4号、永良15号、宁春51号,储备70吨左右,能够满足我们本地区的广大种植户的需要。”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常有谦说。景泰县优越的自然地理、水热条件是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理想区域。近年来,景泰县稳步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通过多年的发展,农户积累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栽培经验,制种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稳步提升。同时,大力支持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五谷种业等龙头企业,培育优势种子产业集群,打造集“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以“良种”为引擎,为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增添澎湃动力。

“良法”增效 激活农业发展活力
春回大地,景泰县广袤的田野间,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户调试播种机具、监测土壤墒情,一幅科技春耕图徐徐展开。作为甘肃省粮食主产县之一,景泰县以“良法”为核心抓手,构建“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破解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难题,为粮食安全贡献“景泰经验”。坚持传统方式和新优技术相结合,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土地深翻、换茬轮作等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种植和田间管理指导培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针对盐碱地改良推出“深松深耕+有机肥增施”模式,有效提升地力。建立病虫害智能监测点,依托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减少农药使用量,小麦赤霉病防治率达95%。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抽检种子、化肥等农资,确保技术落地“零风险”。

“良机”赋能 开拓农业发展空间
景泰县把推进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机械化生产环节为重点,加大机械的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稳定丰收的根基。“耕地不用骡、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收获不弯腰”的顺口溜已成为景泰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景泰,高地隙喷杆式喷雾机、安装北斗导航的拖拉机已不再是稀罕物,这些智能化农机在景泰农田随处可见。“智能农机通过精准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种子、化肥的利用率,这种标准化、科学化、绿色化生产,将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景泰县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说。(郝姝)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25日会宁芦笋迎采收高峰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2025年03月25日会宁县中川镇韭菜丰收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 2025年03月18日会宁县:“双向发力”让流动党员管理“始终在线”
- 2025年03月14日平川区护路办联合平川西车站派出所开展“春耕备耕”期间铁路沿线护路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