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滩乡永麓社区是景泰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区之一,8栋11层的“新居”里住着137户受地灾威胁而搬迁来的农户。过去,他们大多分布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还会因为出现极端气候天气而忧心不已。“以前我们在老宽沟村住着,交通什么的都不方便,尤其吃水,要(到外面)担着吃,学校也撤掉了,娃念书也不方便。”永麓社区居民张之峰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深有感触,曾经他也有过“安居梦”,但受现实条件制约只能安于现状。2022年,景泰县开始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对地质灾害威胁区、地震危险区、生态敏感区的群众进行搬迁安置,这给当时想要搬家的群众带来了佳音,他们的“安居梦”一步步走向现实。为了让搬迁群众住上安全、便捷的新居,景泰县因地制宜确定分散和集中安置两套方案,并规划建设寺滩社区、城北片区集中安置区,按照“应统尽统、应搬尽搬、整村推进”的原则,全面摸底调查,精准识别搬迁户。张之峰所在的村子被纳入地灾搬迁,而像这样被划入搬迁范围的村组,涉及景泰县6个乡镇的1934户6862名群众,一场搬迁攻坚战从这里开篇。
聚焦“搬得出”,让群众乐意搬
在当时,尽管不少村民也知道搬迁是最好的选择,但故土难离的情结让他们难以割舍脚下的土地。为此,景泰县制定落实“10+5+1+N”的资金支持政策,在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绿地公园、便民服务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技能培训就业中心、学校、卫生院等惠民项目,搬迁“三类户”同等享受产业奖补、公益性岗位、小额贷款等惠民政策,集中安置区社区居民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真正让群众搬迁无牵挂、落根有保障。“当时就交了2万块钱,贷款20万元,政府也给我们贴息,在十年之间把这20万还清,分摊到每年,我觉得还是很轻松的。”正在城北片区集中安置区进行新家装修的正路镇拉牌村搬迁户魏兰玉难掩激动的心情,利民惠民的搬迁政策,让群众享受到了发展红利。
既要“稳得住”,还要“能致富”
自地灾搬迁项目实施以来,景泰县已有1852户农民群众搬入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社区,迁入新居,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安居”已不是梦想。为帮助搬迁群众适应多方面转变,景泰县以能致富为重点,依托北城物流园区、郭家台煤矿及寺滩片区农业经营大户,实施“就业+务工”模式,实现就近务工3600余人;同时将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援助范畴,42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保障就业,每人年均收入近8000元。
充分尊重搬迁群众习惯,采用“种植+流转”模式,引导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释放农村劳动力3920个,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新建地灾搬迁区养殖小区8个,建设标准化圈舍162栋,推广“短期育肥+集体贩运”的联合运作模式,养殖规模达到4.5万头(只),带动298户养殖示范户致富增收,搬迁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我们这里租下寺滩社区的羊圈,一年育三茬子,一茬子有八百多,一年能赚个十五六万。”寺滩乡永麓社区村民肖红元高兴地说道。新居寄托着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旧居到现代化楼房,搬迁群众的日子一天一个样。
小满节气,夏风旭旭,绿叶梢头,景泰城北集中安置区里,施工装修各项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全面铺开,一派繁荣景象;在寺滩乡永麓社区更是欢笑声一片,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感受着惠民政策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王钰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5月17日景泰: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 2024年05月17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保电助夏灌 清泉润农田
- 2024年05月15日会宁:避险搬迁暖民心 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
- 2024年05月08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厨艺展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