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市县动态

景泰县:“孜然+玉米”套种模式闯出增收新天地

 2025/10/24/ 11:4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深秋时节,景泰县喜泉镇北滩村、草窝滩镇青石墩村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孜然+玉米”套种基地里,金黄的玉米穗挂满秸秆,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运,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甜香气。这种“一地双收”的创新种植模式,正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错峰套种提效益  土地“生金”翻番长

  走进喜泉镇北滩村套种基地,成片的甜加糯玉米长势正旺,与已收割完毕的普通玉米地形成鲜明对比。“今年我种了220亩套种田,经济效益比单种玉米翻了一番!”种植户达文刚算起增收账:每亩地可产甜加糯玉米1.5至2吨,外商直接到地头收购,每吨价格达3000元,亩均收益超6000元。

  这种“上半年收孜然、下半年种玉米”的错峰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气候资源。达文刚介绍:“孜然7月初收获后,立即复种周期仅90天的甜加糯玉米,实现了一年两收。”据测算,套种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升40%,亩均产值较传统种植增长120%。

  订单农业保销路  “论个卖”撬动大市场

  为打通销售渠道,景泰县种植户与川渝地区收购商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将甜加糯玉米从“论斤卖”升级为“论个卖”。四川收购商邹小飞指着满载玉米的货车说:“农科糯336品种在四川市场很受欢迎,我们每天收购量超20吨,全部通过订单农业直供商超。”

  技术服务人员寇成德透露,该模式借鉴了新疆地区的套种经验,并由农技团队全程跟踪指导。“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我们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玉米品质稳定。”目前,景泰县已发展甜加糯玉米套种面积超5000亩,带动300余户农民参与。

  农闲变农忙  务工增收两不误

  套种模式不仅让种植户受益,还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喜泉镇新民村村民陈秀贤说:“普通玉米收完后,我们到套种基地打工,每天能挣120元。”据统计,丰收季期间,每个套种基地可吸纳50余名季节工,人均增收超4000元。

  创新驱动发展  特色农业路更宽

  从引入套种技术到构建“企业+农户”订单体系,景泰县通过种植模式创新激活土地潜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套种面积,推广智慧农业技术,打造甘味农产品品牌,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红利。”

  如今,景泰县的“孜然+甜加糯玉米”套种基地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高效种植模式正结出累累硕果,铺就一条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金”之路。(卢昌来 刘立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