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市县动态

引黄润旱川 金绿共生辉:景电工程续写“水往高处流”传奇

 2025/08/12/ 10:31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甘肃、内蒙古、宁夏三省交界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夹缝中,一条“蓝色动脉”奔腾不息——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正将黄河水引向旱塬荒漠。历经50余年坚守,这项创造“水往高处流”奇迹的工程,正书写着民生改善与生态复苏的新篇章。

  从“望河兴叹”到“旱涝保收”

  景泰县虽东临黄河,但“河低地高”的地形曾让百姓只能“望河兴叹”。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景电工程打破了这一困境。针对运行近40年的二期工程设备老化、输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十四五”期间,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投入12.1亿元实施现代化改造与提质增效两大工程。

  其中,总投资7.6亿元的二期提质增效工程被列为甘肃省“为民实事”重点项目,于2024年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受益”的建设目标,彻底解决了灌区供水“卡脖子”难题。

  沃野生金,浇灌致富希望

  水脉畅通带来了产业之变。在景泰县草窝滩镇三道梁村,千亩玉米田长势喜人。村民梁君山经营着百亩土地,感触颇深:“水流大了、有保障了!以前玉米最多浇4次水,现在能浇5次,粮食不旱了,还能种辣椒、西红柿。”该村党支部书记冯宜鹏表示,3000亩耕地告别了只能种植玉米、小麦的历史,村民收入显著提高,“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工程通水后辐射区域达1000平方公里,直接惠及30余万群众,百万亩干旱荒滩蜕变为高产良田,“旱涝保收”成为新生活的常态。

  守护生态,润泽绿色命脉

  作为甘肃重点水利基础设施,景电工程肩负着石羊河流域生态供水的重任。“十四五”以来累计向民勤调水超6亿立方米,较“十三五”同期增长15%,滋养下游青土湖湿地面积较2020年扩大约10平方公里,有效遏制沙漠化进程。

  创新管理,筑牢工程基石

  面对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管理挑战,2024年中心创新推行“渠站长制”,将总干渠、干渠划分48个管理区片,明确工程维护、巡查等六大职责。通过对124.52公里渠道及11座泵站改造,输水能力与安全保障率大幅提升。

  未来可期,续写水润传奇

  据中心计划管理处副处长赵天敏透露,甘肃景电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已纳入国家“两重”项目清单及全国42个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该项目将进一步破解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西部生态安全和“一带一路”通道安全注入新动能。

  从荒滩到绿洲,从焦渴到丰饶,景电工程以汩汩清泉证明:人力之巧可引天河润旱塬,让金黄的丰收与葱郁的生机,在曾经的沙漠边缘交相辉映。(卢昌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