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五城同创

银发智库激活陇上枫桥新范式——会宁土高山乡“老将新传”书写基层治理三本账

 2025/04/29/ 11:06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陇上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间,土高山乡活跃着一支特殊队伍,他们曾经在多个基层岗位任职,卸任后组成了“老干部调解团”。“老调团”的身影贯穿于土高山乡的四季,春耕时,协调农资调度,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盛夏里,排查防汛隐患,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秋收季,协助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寒冬中,走访困难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秉持着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扎根乡土,用实际行动续写为民服务新篇章,为乡村治理贡献着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

  政策宣讲:筑牢法治根基的前沿阵地

  史宏国,这位土高山乡的“政策传播老将”熟悉法律政策,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他深知,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基石。面对基层治理新形势,他化身行走乡间的“政策翻译官”,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和政策文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土味方言”,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炕头,都成为他开展政策宣讲的前沿阵地。

  史宏国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平台助力法治宣传和乡村振兴。他创建的“土高三农”快手号,成为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惠农政策的重要窗口。累计发布作品923件,6.9万粉丝关注,获赞70万次。助力土高砂田西瓜和马铃薯产业推广,帮助群众了解法律政策,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依法维权能力。

  调解纠纷:守护乡村和谐的坚固防线

  庄昌炜、刘星良、何福渡、杜建军四位老干部组成“老调团”。面对乡村里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他们利用工作中积累的矛盾纠纷调解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调解法”:倾听不打断,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求,让矛盾双方把话说完;说理不带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客观地分析矛盾根源;解结不留根,确保调解结果彻底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反复。

  近年来,“老调团”的足迹遍布全乡各个角落,累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他们的努力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同时,他们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的调解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综治工作人员,为土高山乡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调解队伍。

  信访接待:搭建党群沟通的桥梁纽带

  在土高山乡信访接待室,关正军和李勇两位老干部坚守岗位,负责信访值班、群众引导,倾听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面对信访群众,他们坚持“三心”原则:倾听耐心,让群众感受到被尊重;处理公心,确保每一个信访问题都能得到公正处理;回访暖心,跟踪了解问题解决情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关怀。

  对于能够现场解答或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给予答复或解决;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详细登记诉求,推送乡综治中心、司法所等部门协调解决。他们的接待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信访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回访评价,群众满意较高。他们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为维护土高山乡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