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白银要闻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PMS3.0引领现场作业迈向数智化新高度

 2024/12/25/ 15:43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24年,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作为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建设模块上线首批试点单位,在变电运检操作票、工作票五级五控,实物资源管理跨省调拨、账卡物等模块开展全流程试点应用。5月至8月,顺利完成现场全业务流程验证,积累经验并优化流程,为PMS3.0系统在全甘肃省推广应用提供白银样板。

  截至目前,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已实现PMS3.0生产作业管理15个模块、作业资源管理11个模块、实物资源管理15个模块全景化应用,全专业应用率100%。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作业计划规范化流转、设备管理全流程移动化,推动设备管理由“离线到在线、粗放到精益”转变,切实做到以数字化技术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作业计划规范化流转

  “现在通过PMS3.0移动应用实现工作票开票、一键签到、绑定布控球,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对作业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管控,现场工作效率提升80%。”12月18日,330千伏万红变同步时钟更换、谐波测试工作中,该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工作负责人张闯介绍说。

  该公司在PMS3.0、i国网移动作业基础上,不断优化移动端使用体验,实现工作票编制、签发、许可、延期、终结移动端快捷流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i国网APP移动端的电子化操作票与工作票,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两票,省去了盖章和PC端回填的流程,得到运维人员一致认可。同时,移动端开展变电站巡视及运维作业同步录入,巡视过程中发现缺陷、隐患可同步录入,既提高了巡视效率,也实现了设备状态信息的共享。

  依托PMS3.0五级五控倒闸操作管理,运维人员在线编制计划内容,填写计划操作时间、操作人、操作风险级别等信息,逐级上报审核,各层级人员对当日工作心中有数,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作业计划流程更规范、编制更详实、审核更严谨。

  移动化应用赋能增效

  随着PMS3.0移动应用功能的不断优化,作业人员不再受限于固定的办公场所,通过i国网即可随时随地处理业务,及时上传各类资料,极大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同时依托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构建i国网移动采录APP,在PC端实现新建设备图形台账采录,通过实物ID扫码操作,获取设备资产参数并进行物理参数补充修正,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及实物ID实用化水平。

  2024年6月,PMS3.0与安全风险管控平台贯通规模化应用,现场作业人员通过i国网智能运检APP移动操作,实时共享电子票、开收工、安全措施布置、到岗记录签到、安全交底等作业过程信息至安监风险管控平台,完成数据记录、业务操作及流程闭环,避免现场线上线下多端录入班前班后会、现场勘查、检修方案的情况,极大减轻班组工作量,形成基于PMS3.0架构的设备管理数字化体系。

  在330千伏东台变110千伏扩建间隔电缆敷设及接线工作中,依托PMS3.0平台APP端,实现现场勘查、安全交底、方案编制、工作票执行、修试记录等业务全环节数字化流转,移动作业占比100%、流程闭环率100%,作业时长减少30%,大大提升检修效率和质量。

  倒闸操作全过程管控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依据2024年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3月至4月开展“五级五控”管控需求分析和业务梳理,5月31日,完成“五级五控”应用模块功能流程验证,6月11日作为省内首家试点单位正式开展倒闸操作“五级五控”数字化应用推广,推进“一表一库”数字化落地。

  得益于PMS3.0变电运维五级五控,以作业计划为源头,关联操作票、到岗到位、远程管控等相关信息,实现作业现场“一系统、全流程、细管控”,操作人员通过“典型票库”高效生成操作票,班长、专责线上审核,现场执行同步录音,所有操作有据可查。班组人员结合作业风险及时掌握预控措施,进一步提升工作班成员对安全性的认识。各级管理人员实时查看计划的执行情况,以规范、高效数字化方式全过程管控倒闸操作,使得现场作业过程更标准、更高效、更安全。

  下一步,该公司将不断推进PMS3.0规模化应用,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总结实用化经验。结合移动终端APP和安全风险监督管控平台,不断优化应用场景,加大运维、检修、调度业务联动,提升现场工作质效,助力设备数字化水平不断攀升,全面支撑现代设备管理体系高质量运转。(赵霞 张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