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乡村振兴

会宁草莓上市!一起感受冬日限定甜蜜

 2024/12/10/ 11:27 来源:每日甘肃网

  冬日时节,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梁堡村的草莓已陆续成熟,抢“鲜”上市,一颗颗草莓色泽鲜艳果形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走进位于中川镇梁堡村的新莓家庭农场,负责人梁新亮正在草莓大棚里进行着每日的除草管护工作。前些年,原本在外打工的梁新亮偶然间接触到大棚草莓,一眼看中大棚草莓产业发展前景的他,决定辞职回家返乡创业,为家乡产业开辟一条全新“赛道”。

  梁新亮:回来之后,家里有闲置的地,我就开始建了棚,学习种草莓。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啥都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不懂。刚开始就在山东那边买了些苗子,买了七八千棵苗子,回来栽上之后,基本上死光了,所剩无几。后期我就慢慢想为什么在外面买来的苗子种不活,后面我研究看了一些书,感觉这个和水土有关系,土质有关系,气候条件有关系。

  第二年,理清种植失败原因的梁新亮开始从育苗环节下功夫,通过不断培育适宜本地种植的草莓苗,从源头上解决了草莓种植失败的问题。

  梁新亮:后来我就尝试着自己育苗,自己育苗第一年育完以后,栽上之后成活率基本上在百分之七八十。自从这次开始,我就后面全部自己育苗,基本上能掌握来。

  在草莓棚里日复一日地“摸爬滚打”,让梁新亮不仅对草莓的育苗技术了然于心,对草莓的种植和生长管理也是“久病成医”。从病虫害防治到水肥管理,梁新亮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掌握了草莓生长的“良方”。

  梁新亮:外面再冷,你必须要保证一两个小时的通风,不通风最容易引发白粉病。冬天的水肥管理也非常重要,冬天气温非常低,你浇灌的时候不能没有太阳就浇灌,这个就非常伤害草莓的根,根一伤害导致苗子提前衰弱,衰弱以后就没有产量。

  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让梁新亮信心倍增,逐渐萌生了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种植面积从开始的1亩扩展到5亩,草莓大棚也从起步的1个变成了如今的4个。据梁新亮介绍,今年的大棚草莓采摘工作刚刚起步,在后期管理养护到位的条件下,草莓能结4—5茬,总产量预计达到六千斤左右。所有陆续成熟的草莓将通过线上和线下订单以及游客上门体验采摘等多种模式,进行销售。

  梁新亮:现在草莓刚开园半个月左右,每天采摘三四十斤左右,价格就是五六十块钱一斤。现在种的品种一个是章姬奶油草莓,还有一个香野这两个品种,我感觉这两个品种在咱们这个地方适应一点。这个章姬吃到口里软糯香甜,糖度还算可以,还有个品种叫香野,香野这个品种吃到口里有种爆汁的感觉,糖分也高,水分也大,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梁新亮的大棚草莓产业仅仅是中川大棚蔬果产业的一个“缩影”。这几年,会宁县中川镇依托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各类大棚蔬果种植产业,不断探索尝试趣味采摘乡村观光等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助力产业增效,农户增收。

  梁新亮:我希望利用咱们现有的一些土地资源,带动更多的人能种植草莓,种植之后形成产业链。游客来了之后也有游玩的地方,我感觉也是非常好的前景。(曾洁 王文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