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乡村,寻不回的故乡,这是近年来舆论场频频探寻讨论的话题。采访中,在景电二期灌区多民族聚居区,涌动的青年洄游力量让记者耳目一新。
乡村全面振兴,青年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返乡创业青年,是乡村的“洄游者”和“领潮者”,在时代潮涌中,他们选择另辟蹊径,带着技术、信息和视野流向农村。漫水滩乡红溪村村民吕斌就是如此。80后青年吕斌看到家乡“一洋三红”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片沙漠边缘的黄土地上,藏着一片商业蓝海。于是他选择在家乡发展事业。而今,经历了从洋葱代办、种植大户的摸索蜕变后,在家乡创业,在吕斌眼中已不只是一门“生意”。
从加入到融入,自己不只是创业者,还是“新农人”。他深知自己经营的不单是一个产业,还是与村集体、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和美乡村的全新生态。红溪村在他看来是一个载体,承载的不仅乡土情结,还有各民族团结共荣的情怀。
在家乡做事业,就要守护住这份情怀。“让村里人增加收入,这是我最朴实的想法。不管是做代办向外地输送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还是种植农作物,我所从事的职业用工比较多,尤其是在春季种植期和秋季收获期,常常需要250多个人栽种、装车。到了农忙时节,附近的回、汉、藏、蒙各族同胞都会来我这里务工。在9月份洋葱装车的黄金期,每天需要支付劳务费用2.3万,一个青壮年劳动力每天的劳务收入可达700元,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吕斌告诉记者。
1989年出生的红溪村村书记康金兄也是青年力量中的佼佼者。刚当选时,村里人看到新书记是个“尕女子”,又是藏族,心里犯起了嘀咕。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康金兄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逐户走访了解村情、宣讲政策、问计问需,确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继续大力发展“一洋三红”、温室大棚、高标准农田等产业,并着力构建集“技术服务→收购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她一边带领两委班子和种植能手前往平川和古浪学习取经,一边鼓励移民与汉族群众结成对子,从种植、浇水、管理、打药、收获全过程实现一条龙服务。
如今,随着10座标准化蔬菜大棚的拔地而起,村民们尝到订单经济的甜头,每棚收益1.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按照“一棚两用”理念,村里还建设了30座多季节循环利用晾晒棚,其中15棚订单种植螺丝椒、茄子、普罗旺斯西红柿,预计每棚收益1.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15棚免费提供给群众晾晒枸杞,发展枸杞产业发展。学成回乡后的蒲文倩,已经从靖安小学里的学生,变成了家乡的人民教师。4年里她对故乡有了更难割舍的感情。也恰是这样,让她读懂了故乡的风土人情,读懂了责任与担当,也读懂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真义。
石榴花开,同心筑梦;桑园如渥,岁岁丰稔。从田畴耕作到烟火日常,从阡陌街巷到学校课堂,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景电二期灌区多民族聚居区的每一个角落葳蕤生长,悦然绽放,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着美丽家园,共同创造着美好生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26日会宁:特色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爆款”产业
- 2024年11月20日靖远: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 2024年11月19日和美乡村入画屏 踏歌奋进迈新程——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 2024年11月18日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景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