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平川区

平川区:绿色产业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2020/02/27/ 10:5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张其文 通讯员 马军华

  错落有致的温室、鳞次栉比的大棚,一串串红彤彤的小辣椒、 沾着水珠儿的黄瓜、水灵水灵的西红柿、绿油油的油菜、葱葱郁郁的韭菜、紫中带亮的茄子、 鲜嫩鲜嫩的蘑菇正赶上丰收上市……现代高效农业孕育出无限生机,正激发着平川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激情和力量。

  在枣树台现代农业园,温暖如春的大棚内,西红柿、茄子、辣椒、莲花菜、黄瓜等各种蔬菜竞相争艳,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至少挣1500块,一年下来能挣2万块呢,最主要的上有老、下有小,还能照顾家里。”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让黄学瑛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改变了她的精气神儿,大家都说她比以前爱笑了、开朗了。“就想守家务地的干点啥,没想到,村里建起农业园后,30多个姐妹来到这里上班了,改变了我们这些农村妇女无处打工的现状”,黄学瑛笑着说到。

  在魏家地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一字排开的菌袋上,鲜嫩的香菇紧紧簇拥,长势喜人,种植户周艳红正在忙着采摘香菇,一会功夫,就盛满了一个个大箩筐。周艳红今年总共种植了两万个菌棒,除了香菇大棚外,她还种植了两棚莲花菜和一棚西红柿,在村里她还是个热心肠,在自己种植销售的同时还帮助邻居批发、销售。周燕红说:“我们种植的蔬菜大部分是送到农贸市场进行批发,一小部分是自己销售,还有一部分是在网络上销售,都是送货上门,收入与打工相比都翻了好几番,更不要说和种庄稼比了,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近年来,平川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战略,按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细特色产品”的总体发展思路,把蔬菜产业做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两园建设”为载体,建成脱贫产业园15个,覆盖15个贫困村,带动贫困人口6988人,其中林果产业园3个,中药材产业园2个,马铃薯产业园3个,黑毛驴产业园1个,小杂粮产业园5个,生猪产业园1个;建成特色产业园46个,覆盖46个非贫困村,带动贫困人口12017人,其中肉羊产业园2个,林果产业园16个,蔬菜产业园3个,中药材产业园4个,马铃薯产业园2个,黑毛驴产业园3个,小杂粮产业园4个,休闲观光、覆盖非物流、劳务输转、生猪养殖等其他产业园12个。全区共有17个龙头企业和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两园”建设,带动了扶贫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园率达100%。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的模式,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的方式,以规模流转土地为抓手,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双岔的韭菜、魏家地的西红柿等等在区内外小有名气,平川区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规模发展,形成了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和露地高原夏菜相结合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全区脱贫攻坚进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