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5日,以“固根、强教、铸魂”为主题的第三届黄廷方西部地区县域卓越教师、名校长学术交流会在甘肃省靖远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多部门及基金会联合承办,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与黄廷方慈善基金会支持,300余位教育界人士共聚,共探西部县域教育发展新路径。

开幕: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开幕式上,中共靖远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清致辞,对各方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靖远县崇文重教,成为黄廷方慈善基金教育培养项目试验田后,教育和校长培养成果显著。此次交流会搭建高端平台,靖远将借此深化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亓俊国称,北师大坚守教师教育初心,本次交流会契合乡村振兴与“强师计划”要求,将持续助力西部县域教育。
主旨报告:创新探索激活内生动力
主旨报告环节亮点纷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组建合作社、选拔本土能人破解小农经营难题的模式,已在多地可复制推广,强调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对长效振兴的重要性。靖远县教育局局长张学科分享了靖远通过“三个一”体系应对挑战,推动教育质量与均衡水平提升的经验,未来将聚焦多方面构建高质量教育新生态。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吴建民阐述了学校以学科实践与跨学科主题活动落实课程方案要求的实践,为县域中小学育人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分会场交流:聚焦教学与治理创新
14日下午,教师分会场在两所学校同步推出16节单元教学展示课,覆盖8个学科。课例遵循“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理念,是项目系统化培养成果的展示,授课教师将核心素养融入学习情境。深度教研环节,授课教师阐释思路,跨区域教师多元评课,学科专家精准点评,形成完整闭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校长学术交流会聚焦“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文化育人创新”,三位校长分享了集团化办学、非遗文化课程融合、传统德育体系构建等办学实践,点评专家指出这些实践为县域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典型路径。

HED交流与闭幕:破解难题展望未来
HED学术交流会上,主题沙龙聚焦校本研修痛点,分享破局经验与实践路径。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瑾瑜做微报告,指出校本研修应以建设“生动”课堂为目标,聚焦关键问题实现转型。闭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王凯分享“AI大先生”平台,为县域教师提供智能支持。会议举行了学科教育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各方领导总结致辞,高度评价项目成效,勉励教育同仁勇担使命,破解资源与动力约束,将“卓越”升华为区域变革力量,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西部力量。
此次交流会凝聚智慧、拓展路径,与会代表表示将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区域协作,为西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持续动力。(马得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