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川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地蓬勃展开,奏响了一曲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奋进之歌。“十四五”以来,平川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直播助农这一新兴模式,成功突破了传统销售的局限,让本地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动能,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金秋果园直播忙,助农增收正当时
时值金秋,平川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苹果丰收季。走进宝积镇、水泉镇、共和镇的各个村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而喜悦的采摘景象。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给这片土地的珍贵礼物。在这热闹的丰收场景中,区融媒体中心公益助农直播团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带着专业的直播设备,将直播镜头架进了果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助农直播活动。
“家人们看过来,我手里这个苹果,果型圆润饱满,就像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轻轻咬上一口,酸甜可口的汁水瞬间在口中四溢开来,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这可是咱们平川优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主播手持苹果,满脸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一边热情洋溢地讲解着,一边与身旁的农技人员一起,向网友们详细介绍不同品种苹果的种植环境、生长周期和独特风味。从苹果树的种植土壤要求,到日常的施肥、浇水管理,再到如何防治病虫害,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面对网友们在直播间提出的各种问题,如“这个苹果的甜度如何?”“有没有助农优惠销售价格?”等,主播们总是第一时间现场回应,用真诚、真实、接地气的互动方式,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他们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让网友们仿佛置身于果园之中,亲身感受着平川苹果的魅力。这种直观、生动的直播方式,不仅让消费者对平川苹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这已是融媒公益助农直播行动持续开展的第四个年头。自2022年启动以来,由区融媒体中心骨干组成的这支公益助农直播团队,足迹遍布全区各个乡镇。他们不畏艰辛,不辞劳苦,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都始终坚持把直播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大棚、果园等农业生产一线。他们用镜头记录下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让平川特色农产品搭乘“云端快车”,跨越千山万水,直接送达消费者的餐桌。通过直播,消费者可以直观地看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品质特点,购买到新鲜、优质、放心的农产品,而农民们也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收入,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聚焦产业难题,媒体助力破局
农业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优质农产品如何突破地域局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市场,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销售,一直是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平川区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优势,秉持本土化和贴近性原则,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积极为农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地助力农业产业发展,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走村串户,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他们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文风,将受众“要什么”与媒体“生产什么”紧密结合起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深度专题报道。通过深入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展现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农产品的独特价值,让消费者对农产品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同时,制作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短视频产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农产品的种植过程、营养价值和使用方法,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在讲述品牌故事方面,融媒体中心深入挖掘并讲述品牌背后的文化故事、生态价值。例如,在介绍平川苹果时,不仅强调其口感鲜美、品质优良,还讲述了平川地区悠久的苹果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农民们世代传承的种植技艺和对苹果产业的执着追求。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把产品的内在之“好”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愿分享的“美”,让平川苹果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成为了一种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情感的象征。
此外,平川区融媒体中心还以“媒体+”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他们搭建了农产品带货、乡村旅游直播平台,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运营“爱平川博融”店,店内精心臻选了平川特产,如香甜多汁的佳禾鲜桃、口感醇厚的洋芋、酥脆可口的大枣、香辣过瘾的致瑶干辣椒、营养丰富的种北粮源农家扁豆、绿色健康石磨面粉、劲道爽滑的甜荞挂面、原生态藜麦以及清冽甘甜的屈吴源山泉水等。为了更好地展示和推广这些特色农产品,店里还打造了“一镇一品”专区,将每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示,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平川各地的特色产业,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探索到开花,直播助农格局形成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主流媒体始终是坚定的记录者、同行者和服务者。平川区融媒体中心最初开展直播助农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个别农产品滞销难题。当时,面对农产品滞销的困境,融媒体中心迅速行动,利用自身的媒体优势,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帮助农民打开销售渠道,减少损失。通过一次次的直播实践,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平川区发展的直播助农之路。
如今,在区融媒体中心的持续推动下,平川区已经形成了全区“多点开花”的直播助农格局。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特色,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直播销售活动。有的乡镇以水果种植为主,就开展水果采摘直播活动,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采摘的乐趣;有的乡镇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就开展农产品加工过程直播活动,展示农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品质保障;有的乡镇以乡村旅游为主,就开展乡村旅游直播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多样化的直播活动,不仅丰富了直播助农的形式和内容,也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平川的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
“十四五”期间,平川区种植业在品质、科技、品牌、效益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在品质方面,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川区的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在科技方面,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进和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机械化水平。在品牌方面,通过直播助农等活动的开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效益方面,直播助农新模式进一步打通了产销对接通道,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让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也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加实惠、优质的农产品,实现了农民增收和消费者受益的双赢局面,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平川、走向全国。
展望未来,媒体赋能再启新程
展望未来,平川区将继续充分激发和利用媒体的“放大”“连接”与“聚合”功能,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为农业产业注入更强劲的传播动能、更精准的信息支持和更丰富的资源要素。在传播方面,将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平川的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在信息支持方面,将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在资源要素方面,将积极引进和整合各类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让更多的“平川味道”焕发光彩,是平川区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平川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媒体的赋能和推动,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平川的美食,感受到平川的乡村魅力。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平川区将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业品牌建设,让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让农民的辛勤汗水获得应有的回报,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平川区将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续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在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平川区正以坚定的步伐、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不断探索前行。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平川区的乡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平川味道”必将香飘万家,乡村振兴的梦想必将早日实现。(罗崇明 郭秉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29日盐碱滩变身丰产田——景泰县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显成效
- 2025年10月24日靖远东升镇:火红辣椒映出乡村振兴“红火路” 日销4万斤畅销全国
- 2025年10月23日三滩冰糖心苹果斩获“甘肃好苹果”双奖 生态种植铸就“甜香脆艳”金招牌
- 2025年10月20日景泰县创新推出“体育+文旅+农业”足球联赛 八支特色球队踢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