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白银要闻

银线跨陇东 直流启新程——陇东直流白银配套330千伏送出工程全线贯通纪实

 2025/09/30/ 11:21 来源:每日甘肃网

  金秋时节,祁连余脉的丹霞地貌层林尽染,黄土高原的沟壑间,481基铁塔如钢铁巨人般拔地而起,196.6千米银线似银色飘带蜿蜒伸展,与转动的风车、连片的光伏板相映成趣。9月24日,白银银珠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4条陇东直流330千伏送出线路(北滩线、景泰东线、景泰南线、景泰北线)全部贯通,标志着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白银段建设取得关键性胜利,为白银地区“绿色风光”跨区域直供山东筑牢了能源动脉,全体工程建设者以硬核基建成果向国庆献礼!

  天堑攻坚:于绝境处辟通途

  “这是一场与天斗、与地争的硬仗!”回想起百余天的施工历程,项目负责人金旭龙的语气里满是感慨。白银段工程沿线途经白银区、平川区、景泰县等12个乡镇,线路穿梭于黄土高原的深沟陡坡与戈壁荒漠之间,施工难度远超预期。

  北滩线29.982千米的线路上,75基铁塔需扎根在沟壑纵横之地。这里没有平坦的施工便道,大型机械寸步难行。“一根塔材重几百斤,索道一次只能运一根,光转运物料就占了施工时间的三分之一。”现场施工员王忠指着山间错落的索道滑轮说。而比地形更棘手的,是戈壁滩变幻莫测的极端天气。“沙尘暴来了!全员撤离!”金旭龙的紧急指令常突然响彻工地,黄沙瞬间遮天蔽日,沙砾打在脸上生疼;沙尘未散,暴雨又倾盆而下,干涸沟壑浊浪翻滚,施工便道化为泥沼。“安全是高压线,极端天气必须停工,这是铁律!”安全督察许有每次都紧锁眉头下达停工令,即便宝贵的施工窗口期被不断切割,也绝不让安全防线有丝毫松动。

  GA1#-GA9#线路段更是一场“蛛网穿越”挑战。这段线路需跨越国道109线、运行高压线路、通讯光缆等各类障碍37处,每一次跨越都是对技术与耐心的极限考验。负责跨越施工的李刚曾连续多日蹲守巡视点,一次发现跨越国道的18米跨越架遇侧风倾斜,他立即下令暂停牵引,带领工人顶着狂风加固临时拉线,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最终成功规避风险。“跨越带电线路时,精度要求堪比绣花,差一厘米都可能出大问题。”李刚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映出的是对安全的极致坚守。

  铁军铸魂:以血汗浇筑丰碑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面“陇电铁军”的旗帜,在每个施工节点都高高飘扬。面对复杂地形与极端天气的“双重绞杀”,1000余名建设者化身攻坚尖兵,将智慧与汗水浇筑在每基铁塔、每根银线上。

  银珠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总会在双休日、节假日到达现场,鼓舞士气,指导工作,解决问题。部门主任走乡进村串户,协调化解施工矛盾。柔性督察团队长期驻扎与施工班组同进同出,及时查纠违章并督促营造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氛围。

  工程部副主任刘彦斌,临危受命,独自一人,短短二十几天,从选址、装修、购置、图表等迅速组建景泰施工项目部,并参与完成60%的基础开挖及浇筑,为陇东直流开了好局。工作负责人吴海平是年轻工人的“登山教练”。刚进场时,年轻小伙们面对陡峭山坡只能四肢着地攀爬,吴海平便手把手教他们选落脚点、借工具平衡,如今大家都能背着工具包健步上下山,每人脚下至少磨破了两双鞋。“90后”郭良伟的背包里永远装着图纸、卷尺和干粮,每天徒步20多公里穿梭于各作业点,鞋底磨穿、脚上打满水泡也不停歇,“图纸是死的,现场是活的,问题得用脚走出来。”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晴朗日子里,高空作业人员是最耀眼的“蜘蛛人”。烈日将塔材晒得滚烫,他们在几十米高空作业,一待就是大半天,下来时腿脚酸麻却无人抱怨。云南李永贵班组曾创下两天完成内悬浮外拉组塔的纪录;金旭龙更是“全能战士”,审核计划、协调后勤、现场督察样样亲为。即便雨后下山摔伤肋骨,也仅休养两天就带病返岗,直到小儿子高考前才请假回家三天。“支撑我们的,是让绿电送出去的使命。”金旭龙的话,道出了所有建设者的心声。

  绿电续航:向未来赋能发展

  作为国家“三交九直”重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银段工程承担着当地4500兆瓦新能源(风电、光伏)的外送任务。工程建设中,银珠集团将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贯穿始终:采用模块化建设、无人机放线、智能巡检等新技术,实现质量与效率“双提升”;严格落实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措施,线路路径巧妙避开核心生态区,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全线采用的高强度、高导电导线及智能化在线监测装置,更让这条能源动脉的输送容量与安全可靠性大幅提升。“自秦子线后,这么庞大的工程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负责工程消缺督办的雷世界感慨道。

  当最后一基铁塔组立结束,最后一相光缆导线牵引到位,最后一相引流线制作安装完成,最后一组接地线拆除,最后一道开关冷备用转运行指令执行完毕,施工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陇东直流配套新能源330千伏送出工程(白银)全线贯通。据了解,工程计划于2025年10月中下旬具备投运条件,届时每年可向山东输送清洁电力超2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贯通不是终点,而是绿电奔涌的新起点。目前白银段工程已全力转入消缺检修阶段,并积极着手线参测量,启动并网方案准备工作。他们将通过“无人机精细化验收”“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等先进技术应用,实现缺陷定位精准、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为新诞生的能源“大动脉”10月中下旬带电投运构筑坚实的智慧化、数字化安全屏障。(周天宇 杨小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