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景泰县正路镇迎来丰收季。传统小杂粮与新兴万寿菊产业双双丰收,新旧产业协同发力,为当地群众铺就增收致富路。

传统产业升级:小杂粮产销两旺
正路镇素有“小杂粮之乡”美誉。今年全镇种植扁豆、豌豆等小杂粮11.3万亩,同比增长13%。在正路村种植基地,村民张兆玉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作物:“今年30亩小杂粮收成好,亩产约200斤。”
依托旱砂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当地小杂粮颗粒饱满、品质优良。景泰县增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益晓表示:“今年收购量达600吨,产品供不应求,通过深加工销往全国。”
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俞童荣介绍,当地已形成“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社”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未来将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新兴产业突破:万寿菊试种成功
今年,正路镇在正路、石井等村试种万寿菊30亩,探索“企业+基地+农户”新模式。村民石万清种植的4亩万寿菊已采收近3吨:“公司以每吨1200元保底收购,提供种苗、技术全程支持,销路不愁。”
甘肃硕蕾天然色素有限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通过保底收购、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降低种植风险。俞童荣表示,试种成功为新产业提质升级注入活力。
多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正路镇围绕“1186”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正路引提灌工程,同步推进小杂粮、和尚头小麦、中药材、文冠果等特色种植业。通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地灾搬迁、项目建设等“六条路径”,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当前,田野间繁忙的丰收场景,正成为乡村振兴生动注脚。(刘立博 卢有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