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社会民生

会宁县:“一线工作法”破解民生难题 让人民建议“落地有声”

 2025/08/25/ 11:12 来源:每日甘肃网

  今年以来,会宁县坚持将人民建议征集办理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全力以赴推动人民建议高质高效办理落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听民声:500米“堵点路”道出群众急盼

  “汉唐街最南端到枝阳中学坡脚的500米路,能不能赶紧修修?”会师镇群众的一条建议,道出了周边群众的心声。这条不足500米的路段,是枝阳中学、第五中学学生日常通行的“必经之路”。群众细数修通的必要性:路程短、耗资可控,却能分流车流解拥堵、便利居民出行,更能补上城区交通路网的“关键节点”。字里行间,满是对安全、便捷出行的热切期盼。

  察实情:一线办公让问题“浮出水面”

  收到建议后,县委社会工作部打破“文来文往、层层转办”的惯性,立刻启动“一线工作法”——由县委分管领导带队,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专班,直奔现场勘察、现场办公。“路烂得很,下雨天全是泥坑,娃上学摔过好几次!”“早晚接送学生,这半截路纯粹没办法走!”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路段的安全隐患和交通瓶颈愈发清晰。经核实,该路段虽已纳入五中北侧管网改造项目(已立项,正办用地手续),但前期手续耗时较长,远赶不上群众的“急难愁盼”。专班当场拍板:先启动临时解决方案,同步加快项目前期筹备,“安全问题不能等,群众需求必须答!”

  聚合力:协同攻坚打通“梗阻”

  “群众的事,就是最要紧的事。”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画好“责任圈”:明确县住建局为施工主体,会师镇负责征地协调、群众沟通,形成“部门主建、乡镇协管”的闭环。为抢时间,各单位拧成“一股绳”:住建局优化施工方案,将这500米路段定为“优先攻坚段”;会师镇3天内完成周边居民的协调工作;相关部门同步压缩审批流程……多方协同下,项目筹备效率较常规提速40%。

  见实效:20天让“泥泞路”变“放心道”

  2025年6月中旬,这条“民心路”正式开工。施工队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短短20天便全面完工。曾经坑洼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柏油路,道路两侧还增设了人行道和安全护栏。“以前绕路要20分钟,现在5分钟就到学校!”学生家长王女士笑着说。这条路不仅让学生通勤时间缩短近70%,更分流了周边30%的车流,城区“南端堵点”彻底打通,区域交通“微循环”显著畅通。

  群众赞:“这样的办事效率,我们心服口服”

  项目完工后,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社区干部再次来到现场。“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办了!”周边群众连连称赞,“现在走路不沾泥,开车不堵车,这才是真为老百姓着想!”“路通了,学生上下学更安全了!”一句句朴实的夸赞,成了对工作最生动的肯定。汉唐街道路改造的实践,彰显了会宁县以“一线工作法”破解民生难题的治理智慧。作风转变是核心,以解决“小切口”问题为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力戒形式主义,用“马上就办”的实干赢得民心。协同机制是关键,发挥社会工作部“中枢”作用,打破部门壁垒,精简流程、凝聚合力,让行政效能“跑”在群众需求前。群众路线是根本,从建议收集到成果反馈,始终扎根基层、倾听民意,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真功夫”。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