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景泰大地,盐碱滩上涌动着产业振兴的新希望。在景泰晋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100万尾从浙江空运而来的南美白对虾虾苗正在经历“水土驯化”,与此同时,8万尾鲈鱼的反季节育苗也在进行中。

景泰县有近26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盐碱化危害,大片良田因盐碱化弃耕撂荒。近年来,景泰县积极推进“以渔治碱”模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让撂荒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治理。走进景泰晋成水产苗种繁育研发中心,虾苗淡化师孙鹏正在进行水体淡化作业,这批跨越2000公里的“浙籍新苗”,即将在这里完成适应西北盐碱水环境的“成人礼”。
景泰晋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虾苗淡化师 孙鹏:这一批虾苗经过40天的淡化标粗,使其逐步适应本地盐碱水,并采用梯度降盐法,每天降低水体盐度2‰,同步还要添加益生菌调节水质,6月份转入外塘养殖,预计8月左右上市,亩产有望突破800斤,收入2.5万元以上。在相邻的鲈鱼育苗水池内,8万尾鲈鱼苗在恒温的水中游弋,由于传统鲈鱼养殖受限于水温,生长期集中在 5月至10月,景泰县通过水温加热技术使鱼苗提前3个月“起跑”。

景泰晋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晋成:今年我们通过水温加热,延长鲈鱼的生长期,反季节育苗可延长3个月左右的生长时间,成鱼平均体重能增产到20%。目前鱼苗处于标粗阶段,待外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我们即将投放到外塘养殖,预计10月份左右上市,单尾将在1斤多,亩产2000斤,收入在4万元以上。
目前,景泰县水产品养殖以虹鳟、金鳟、鲟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为主,养殖面积达1万亩,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景泰盐碱渔业还在不断拓宽品种“试验田”。

景泰县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葛文龙:近期,咱们还要引进一些冷水鱼的优质品种进行实验养殖,有望增加景泰的养殖品种,提高效益。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咱们盐碱渔业产量有所提升,效益也有所增加,盐碱渔业已成为咱们景泰县的一个特色产业,盐碱鱼虾也成为一个网红产品。
昔日盐碱荒滩,今朝鱼跃粮丰。景泰县以创新驱动“以渔治碱”,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开辟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书写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新篇章。(闫玉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5日靖远:“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增收“添翼”
- 2025年04月25日会宁县以数字政府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4月25日景泰:科技赋能 高标准农田里奏响春播曲
- 2025年04月24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与会宁县新庄镇新庄村联合开展“世界地球日”环境整治志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