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随着天气的转暖,在景泰的广袤田野间,农人们育苗、播种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播种机械往来穿梭,灌溉渠道流水潺潺,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春耕图”。

在寺滩乡寺滩村种粮户陈志鸿的农田里,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苏醒了,一台农用机械正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平整土地、施肥、播种。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和尚头”小麦种子带着农人的期盼播入田间。
寺滩乡寺滩村村民 陈志鸿:今年种了二十几亩和尚头麦子,从早上八点就开始种了,这两年有这个机器,种得也快,到(下午)一点多就能全部种完。
在喜泉镇陈庄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们驾驶着大型拖拉机和覆膜机,精心铺盖地膜,为即将播种的蔬菜筑起一道道坚实的“保墒增温墙”。

喜泉镇陈庄村种植户 沈梓文:以前我们用人工铺膜,一亩地三个人能铺一天,现在我们用机械铺膜,一天能铺五十亩地左右。
在甘肃亚盛条山农场,多台现代化播种机正在高效作业,开沟、施肥、起垄、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同步进行,实现了马铃薯播种的全程机械化。该模式不仅保障了种植密度的精准控制和分布均匀度,更有效提升了标准化种植水平,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
甘肃亚盛条山分公司农机服务中心副经理 孙庆国:我们现有16辆拖拉机都装有北斗导航驾驶系统,这些新质生产力在春耕种植工作中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作业强度和人员的成本,还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种、苗的使用量,更能为将来农作物产量提升打下基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耕”意味着付出,也孕育着希望和收获。春日里的景泰,田间地头满是勤劳人民播下希望种子的繁忙景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挥洒在大地的每一滴汗水,都将绘成壮美的丰收画卷!(卢昌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