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连日来,会宁县依托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的技术帮扶,开展67个燕麦、荞麦优良品种试种,积极筛选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势品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燕麦荞麦品牌,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春耕时节,走进位于会宁县中川镇的试验田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国家科技特派团会宁团燕麦荞麦产业组专家与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燕麦、荞麦新品种种植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起畦、播种、覆土,各项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优质的品种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更多原料选择,助力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华:今年我们企业承接了莜麦、燕麦的新品种种植展示,一共流转了五亩地,全程从种植到田间管理到收获,我们跟着学习一下。希望给我们引进一些好品种,繁育后种植,加工出来的产品也有好的市场竞争力。

自纳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实验站辐射县以来,会宁县通过引进“定甜荞3号”“云桥一号”等优良品种,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甜荞亩产从80公斤提升至120公斤,苦荞亩产突破200公斤,燕麦种植面积5年扩增5倍,亩产最高达300公斤。本次试种的品种经过精心筛选与科学培育,具备抗旱、高产等独特优势。这些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将让种植户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共享科技兴农的丰硕成果。
国家科技特派团会宁团燕麦荞麦产业组组长 定西市农科院推广研究员 刘彦明:这一次我们通过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这个平台,为会宁提供了67个燕麦、荞麦的品种,目的是给会宁选一些优质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并且为会宁的杂粮加工提供一些好的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是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会宁县立足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紧扣“示范带动、稳产高效”工作主线,持续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新品种筛选试种,加快优质品种推广,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努力推动燕麦荞麦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会宁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张小红:目前燕麦正在进行种植,荞麦在5月下旬开始种植。这个新品种的筛选引进非常重要,试种成功后,将会在会宁的宜种地区进行推广。通过技术帮扶,种植优质品种,让更多的农户和企业从中受益,促进会宁县燕麦荞麦产业更好发展。(王璐 张馨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5日景泰县精准发力助推农业强县建设
- 2025年04月14日靖远:文旅融合绘就黄河之畔的诗意画卷
- 2025年04月11日靖远县举办2025年创业能力提升训练营
- 2025年04月08日会宁县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