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迎来关键进展。作为深化“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生态搬迁群众后续产业扶持为目标,经过5个月的紧张建设,一期工程14间现代化菌菇厂房已全面竣工,计划于4月中旬启动菌种定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科技赋能:新品菌种引领市场
基地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技术人员正对恒温控制、智能喷淋等设备进行最后调试。值得一提的是,基地成功培育出食用菌新品种——海蜇菌。据景泰县三众同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樊雪峰介绍,该菌种因口感脆嫩、胶原蛋白含量高而备受市场青睐,“目前海蜇菌市场价达每斤15元,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菌类,未来有望成为特色拳头产品。”
联农带农:创新模式激活“共富密码”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采用“联合社+社区+农户”联建模式,由7个行政村集体联合出资700万元,企业注资300万元共同建设。运营初期由企业负责技术管理,村集体参与生产;待技术成熟后,企业将提供菌种、订单销售及全程指导,村集体自主经营,农户通过务工、分红实现“双增收”。

“基地预计年产菌菇200吨,年产值突破4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得5%分红收益35万元,同时带动周边生态搬迁安置区群众就业超1万人次,务工收入达百万元以上。”寺滩乡人大主席葛宝华算起了“经济账”。目前,削根、分拣、包装等岗位培训已同步展开,优先吸纳搬迁群众上岗。
链式发展:小产业撬动大振兴
作为全县首个工厂化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二期6间厂房建设已提上日程。未来,寺滩乡将围绕菌种研发、标准化种植、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环节延链补链,推动食用菌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升级,让“小蘑菇”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力军”,为生态搬迁“后半篇文章”和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产业支撑。(卢昌来 雷臣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14日会宁县迎来春雪 装扮山川滋润田野 助力生态绿色发展
- 2025年03月11日景泰县芦阳镇蓝莓试种成功 村集体经济迎来新发展机遇
- 2025年03月11日会宁县八里湾乡实施“耕”新计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 2025年03月10日会宁县赴靖远考察取经 助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