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白银要闻

银光集团班组“小阵地”练就人才“大舞台”

 2025/03/25/ 11:21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化工二厂生产线上,青年员工正跟随师傅学习应急处置异常问题。师傅手把手指点操作要领,徒弟边问边记,这样的场景是企业各班组“导师带徒”活动的常态。银光集团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多维技能培训和长效激励,全力将班组打造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模式破解育才难题

  班组不仅是生产的“最小单元”,更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面对生产线改造升级对技能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银光集团聚焦班组一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化工六厂将“青蓝工程”作为青年成长的“快车道”, 推行“双向选择+三法联动”——新员工与资深技师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轮岗培训法”跨岗历练、“角色互换法”实战练兵、“目标培训法”精准提升,实现“徒弟能顶岗、师傅精业务”的双赢效果,近年入职的青年员工已有9人成为技术骨干。仪表计量检测中心针对班组员工技术弱项定制课程,将线上“维修宝典”与线下模拟装置结合,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掌握关键技能。近年来,该单位青年员工先后参与完成30余项生产线仪表自动化改造。红光公司化工二厂创新“驻班辅导员”机制,选派党员技术骨干进驻班组,通过与班组员工“互学互鉴”,解决技术断层问题,助力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稳居前列。

  “赛马”机制的引入激活银光集团技能人才培养“一池春水”。企业将“相马”变“赛马”,打破学历资历限制,让技能人才与科技人才同台竞技,让有能力、想干事的员工得到培养和锻炼。员工申报、实施完成的“赛马”课题,斩获国家、省(部)级多项荣誉,为生产线解决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

  多维培训锻造“多面手”

  面对繁重的生产保障、项目建设任务以及自动化水平急速提升的新产线需求,银光集团构建“理论+实操+竞赛”立体培训体系,推动技能人才向“一专多能”跃升。

  围绕智能产线操作运维、数字化制造技术,银光集团分层级推进专项培训,选派89人参加兵器工业集团“数字化制造师”认证培训,120人参加北化研究院集团组织的“送培训到一线”数字化培训班,系统提升员工在自动化控制、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技能水平,为智能化转型注入专业力量。

  各子公司、各单位积极推进轮岗培养机制。东方公司推行“精一岗、会两岗”工艺操作技能考核及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员工跨岗位学习,培育“全能型”人才。一名参与跨岗位学习的青年员工感慨:“从表盘工到巡检工,每个岗位的学习都让我对生产全局有了更深理解。”银光集团化工三厂采用“轮岗培训法”,青年员工每月轮换关键岗位,由高级技师全程带教。56名轮岗员工通过跨岗历练,掌握多岗位技能,12名员工成长为班组骨干。

  多元化育才锻造技能精兵。聚银公司构建“学、练、干、比、用”模式,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该公司激活“内训师”机制,推动班组自主开发培训资源,组织高级技师围绕提质增效、安全质量等主题,提炼“小经验”“巧思路”,以案例教学促进经验沉淀与技能升级,实现学习成果向生产实效转化。“传帮带”文化在三泰公司各班组生根发芽,技能标兵结对帮扶“短板员工”,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补齐弱项。二区以自控班组为试点,开展“全方位、有重点、勤交流、精细化、常查漏”的贯穿式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带动员工从工艺、仪表等方面进行课题攻关。班组员工参与的课题,喜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技能竞赛是银光集团“以赛促学”的重要抓手。企业开展化工总控工、仪表维修工等8大工种竞赛,各子公司也通过竞赛进一步提升员工技能水平。聚银公司保运中心焊工陈华在该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中摘得桂冠后表示:“技能是立身之本。”近年来,银光集团4名员工获得兵器工业技术能手、22人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5人荣获甘肃省优秀选手称号。《关于实现生产关键控制工序“黑灯工厂”的协同创新技术》获兵器工业集团第七届创新竞赛暨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工艺技能协同创新竞赛一等奖。

  长效激励激活内生动力

  在银光集团,懂技术、会创新已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企业通过完善职业通道和激励机制,让技能人才“有奔头、有干劲”。

  银光集团出台《关键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优化选拔聘用基本条件,打破资历限制,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担任带头人,享受专项津贴和课题资源;畅通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渠道,去年,企业1名技能人才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银光集团设立“多能工津贴”,鼓励员工掌握多岗位技能,每多一项认证即可获得奖励,激发员工“充电”热情。

  在职业发展上,银光集团班组长被纳入后备干部库,优先选拔为管理人员。化工一厂大学生班组长黄奇文表示:“分厂为我配备了导师,还提供了管理培训,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企业将班组长教育纳入整体规划,选派专家工匠担任导师,为年轻班组长和新进员工提供职业规划、专业技能和课题攻关指导,加快人才成长,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谭顺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