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乡村振兴

会宁县中川镇春耕备耕忙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06/ 10:59 来源:每日甘肃网

  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会宁县中川镇广袤的田野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近日,中川镇的菜农们紧抓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设施蔬菜种植的准备工作,大棚内外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走进中川镇梁堡村的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园,可以看到十余名农户正在连片的大棚间穿梭忙碌,他们挥锹翻土、撒施肥料,旋耕机的轰鸣声和劳作的笑语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曲充满希望的春耕旋律。据会宁县振兴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贾金龙介绍,随着近日气温的持续回暖,大棚内的温度条件已经满足耕作需求,当前正是抢抓墒情、精细整地的关键时期。

  依托中川镇独特的土壤优势,该合作社去年试种芹菜取得了成功,进一步拓宽了产业渠道,推动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今年,合作社将设施种植扩展至30个大棚,并配套了50亩露天芹菜田,通过喷灌技术实现精准控水,让“土资源”焕发出了“新效益”。

  与此同时,在梁堡村的大棚里,村民曲彩琴和乡亲们也利用土地解冻前的农闲间隙,忙着覆膜。他们采用的“家门口就业+自主耕种”模式,让农民增收有了“双保险”。村民们通过参与合作社种植,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积累了设施农业技术,实现了“务工增收”与“自家生产”两不误。

  此外,在白银裕茂源合作社的仓储区,化肥、竹竿等农资也整齐码放。目前,合作社已完成半数土地平整,并正在开展早春甘蓝覆膜作业。充足的物资储备与机械化作业,为全年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中川镇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将春耕备耕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旱变水”工程改造、建设南峪川蔬菜产业园等举措,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扶持、集群培育等措施,构建特色蔬菜全产业链,实现土地产出与农民收入的“双倍增”。

  据会宁县中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军介绍,中川镇在加大对春耕备耕工作的扶持与服务的同时,还聚焦土地资源高效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合理调配以及专业技术指导。他们立足“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旱变水”工程改造,全力打造南峪川蔬菜产业园。通过积极引导合作社与农户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种植,打造特色蔬菜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产业链条倍增、农民收入倍增、土地产出倍增。

  从设施大棚里的忙碌身影到田野间轰鸣的农机具,从合作社的规模扩张和发展到农户家门口的灵活就业,会宁县正以春耕备耕为契机,在广袤的田地间书写着特色产业兴农、科技赋能强农的生动篇章。随着更多惠农政策的落地和全产业链的完善,这片希望的田野必将迎来更加丰饶的金秋。(牛丽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