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乡村振兴

逐梦沃野织锦绣 提笔上色绘画卷——会宁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2025/02/18/ 15:09 来源:每日甘肃网

  立春时节,千顷沃野依旧暖意融融;

  会师大地,处处涌动着澎湃与活力。

  平整通畅的通村道路,田园如画的村庄美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淳朴向上的村风民风……时光在会师大地沉淀出乡村的淳美与从容,一幅村净、人和、景美、业兴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乡村如画,生活如蜜。近年来,会宁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以赴育产业、靓颜值,增气质,奋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奋力奏响兴业、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号角。

  夯实基础促增收:鼓起农民“钱袋子”

  产业兴旺,农民有奔头,乡村更有活力。

  初冬时节,行走在头寨子镇小寨村的田间地头,阵阵苹果香扑鼻而来,果实归仓幸福满满。这几年,当地将苹果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打造从栽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实现了土地利用价值有提高、农业结构有调整,农民收入有增加的三大目标。

  从苹果产业发展到如何增收致富,会宁县头寨子镇小寨村村民金铭滔滔不绝,他说,我们这一亩地能产3500千克到4000千克果子,效益还是挺好的。

  无独有偶,对于草滩镇来说,红葱种植就是一张响亮名片,“种葱比种小麦和杂粮在效益上更划算,对老百姓来说又省事、又经济。根据近几年的种植情况来看,一亩红葱产量能达到1000斤以上,收益在4000元左右”。会宁县草滩镇孔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勇麟这样说道。

  今年打造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点864个,小杂粮标准化种植示范点2个,新增肉牛标准化养殖场1家;打造万亩马铃薯、玉米基地2个,千亩胡麻基地3个。全力打造“甘味”知名系列品牌,目前认证产品5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会宁县农特产品3个。一个个数据串起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梦想,也撑起了产业发展的光明“钱”景。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不只是简单地做加法,还要做乘法。会宁县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产业效益,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内外兼修提气质:夯基固本“厚底子” 

  外塑乡村美,内铸乡村魂。

  “以前农闲的时候,附近的农户就只会聚在一起打麻将、吹牛。现在闲暇时间都会去村里的文化图书室或者文化广场看书,锻炼,接受文化熏陶和滋养”。

  土门岘镇土门村村民李林介绍,通过常态化开展弘扬家风家训、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最美家庭等活动,让群众身边有了更多正面的例子;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文娱活动,倡导学礼、用礼、尚礼,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好风气。

  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既要体现“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近年来,会宁县坚持守正创新、深耕厚植,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先后推荐白银市“身边好人”4人,省级“最美家庭”2户,市级“文明家庭”4户。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6个,示范站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10个。扎实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小故事,大道理;小作品,大情怀。一场场走心又暖心的理论宣讲、文艺巡演,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让会师大地处处洋溢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以文铸魂,成风化俗,有效地提升了老百姓的精气神,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奋进力量。如今,文明已成为会师大地最美的风景,文明向善之风浸润人心,吹拂城乡。

  和美乡村靓外装:妙笔勾勒“新画卷”

  和美乡村,“美”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帧一画,充满诗意;一地一物,彰显和美。多彩墙绘描底色,美丽乡村入画来。“笑脸墙”的到来让青江驿村的村民乐开了花。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观看打卡的新阵地。太平店镇青江驿村文化振兴艺术改造项目,历时一个月,打造了国内第一个笑脸村庄,五颜六色的图画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传播着乡村文明。

  青江驿村村民刘等弟开心地说道,“笑脸墙”画得特别好,和真人一样。外地的人都来照相来了,都说画得特别好。村里变化太大了,就像旅游区,跟城市一样。屋舍俨然的新貌,秀丽田园的韵致。以扮靓乡村颜值,建设舒适村庄为目标,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美丽乡村新画卷更加浓墨重彩。

  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今年以来,会宁县聚焦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目标。以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围绕“一带两区三线”建设,确定打造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35个,以实施农村“八改”工程为契机,全面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550座新改建任务,累计整治生活垃圾6023.32吨、清理废旧农膜、畜禽养殖粪污4692.8吨、清理村内沟渠4188公里……

  美丽田园,唤醒回归梦想;乡村振兴,正是风劲帆高。

  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会宁县逐步变成现实,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乡村振兴奋进曲。(姚鹏飞 魏永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