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乡村振兴

会宁:建设高标准农田 让“粮田”变“良田”

 2024/05/10/ 11:40 来源:每日甘肃网

  会宁县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跑肥、跑水的低产田变成保肥、保水的高产稳产田,有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通过引水上塬,建成了4万亩旱耕地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田质量,提高了作物产量,还提升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村民 刘万平:“去年的玉米,在水浇充足的情况下,每亩可以达到2000斤。旱地亩产就是六七百斤。水肥一体化是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化肥,每亩产量能达到2000斤及以上。通过使用滴灌,每亩放水既节水、也省人力,从玉米出苗到收割总共放四次水,一年200块钱水费就够了,水肥及时也提高了产量。”

  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的建设,让传统的旱作耕种方式转为园区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旱作耕地全部实现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改造,传统农民转为园区务工、就地就业的现代农民,实现“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民”的历史性变革。

  会宁县河畔镇干部 武振彩:“近两年来,河畔镇在任半岔村和李家塬村开展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小块变大块,大片连片种植,在降低耕种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机械的利用率,释放了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甘肃九州丰塬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种植项目负责人 许晓东:“我们公司今年第一年来李家塬种地,总共流转了5700多亩地。选择在这里种地的主要原因是李家塬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之后,地块平整、面积大,能够机械化种植,通过建设高位蓄水池,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满足高标准农田作业。”

  会宁县河畔镇任王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赵添景:“建成以后的高标准梯田,使‘零散化’的土地变为‘整体化’的梯田,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彻底解决了农业生产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同时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会宁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之路,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会宁县河畔镇副镇长 杜泽宏:“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将零乱分布的‘散田’变成集中连片的‘良田’,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美好愿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牛丽娜 王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