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市县动态

“链”式崛起热潮涌 田园逐梦蓄势发——会宁县大力实施产业链集群发展侧记

 2023/12/08/ 10:56 来源:每日甘肃网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

  在这片涌动着农业发展新活力的沃野田畴上,大棚成行、牛羊肥壮,梯田交织、山川秀美,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生态好的美丽画卷在泼墨间,正款款展开……

  近年来,会宁县按照“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的要求,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引领,以链长制、链主制为抓手,以“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聚焦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逐步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会宁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链主企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并强劲发力,拉开架势推动该县重点产业向产业“链”前端迈进。

  建基地延链:打造载体强支撑

  超前谋划布局,强有力的政策引领,如一剂“强心剂”为会宁特色产业注入发展信心,不断激发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据了解,会宁县坚持把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化发展的关键平台,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形成农业循环发展新格局。

  ——建园区、搭平台。按照“一园一产业”创建原则要求,选择覆盖度广、产业链配套完整、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对农民增收起到明显支撑作用的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到2025年建成绿色标准化特色产业园区100个,其中肉牛22个、肉羊28个、瓜菜17个、苹果6个、马铃薯13个、中药材2个、小杂粮12个,初步形成“大园”带“小园”“小园”连“大园”“园”中有“园”的互补互促产业格局。

  ——聚集群、延链条。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依托会宁朝阳农产品交易中心、河畔肉羊交易市场、会宁北部瓜果蔬菜物流中心、新添依禾物流园等现有园区,加快形成加工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集聚,重点打造肉羊养殖加工、特色草食畜牧业、蔬菜种植加工、瓜果种植加工、地方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循环农业、现代通道物流、现代牧场等10个10亿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形成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集群。

  ——扩基地、强支撑。围绕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效益倍增,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推广标准化温室、工厂化育苗、控温控湿智能化、节水节肥一体化等先进适用设施,集中力量建设连片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生产基地,为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稳定充足的原料。到2025年,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种植基地691个,打造绿色标准化养殖基地373个。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一群一链,创就“伟业”。举目望去,产业链发展的新蓝图正在会师大地徐徐展开,一个个产业基地日渐壮大、蓬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产业根基,成为推动会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科技赋能强链:优化服务树品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会宁县立足产业优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积极推进与科研院所合作,搭建科技协作服务平台,实施科技赋能,高质量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每年初夏,位于会宁县党家岘乡的会宁胡麻良种繁育体系示范园的原种基地内,伴着六月的暖风,蓝色花海唱着欢快的歌……。在会宁县河畔镇任岔村的梯田地里、在会师镇范家湾村的山坡上,遍地的胡麻,这里都是会宁胡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产业技术园和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会宁因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又干旱少雨,抗旱耐寒的胡麻成为当地唯一的大田油料作物。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以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取而代之。面对新的形势,会宁县以项目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推广部门为技术支撑联合组建胡麻产业技术园。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会宁县依托农业链主企业深耕发力,鼓励链主企业联合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及社团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与示范。于是,会宁建伟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与河畔镇任岔村合作社签订合同,租赁1200多亩耕地,聘请知名胡麻育种专家、原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党占海研究员为首席顾问,邀请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省内胡麻岗位专家和白银综合试验站,经过考察最终在会宁建立了胡麻产业技术园。并以陇亚14、15号及最新育成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示范园和示范区,推广好品种,扩大规模种植。

  会宁县还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七大产业,大力实施“甘味”品牌战略,力争到2025年,打造“甘味”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10个。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总规模达到220万亩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总规模达到10万头以上。

  一个绿色的产业撑起一串致富的希望,通过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绿色生态、产业高效的全产业链,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增强特色农业产业综合效益的韧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更璀璨的“绿色梦想”将在会师大地绚丽绽放。

  龙头带动补链:扶持培育提质效

  近年来,会宁县采取扶持壮大、引进培育、引导转化、招商引资等“四个一批”的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牵引作用大的链主企业,形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结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配套的链主企业群体,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走进位于郭城驿镇的会宁县北部瓜果蔬菜物流中心,工人们正忙着收获“累累硕果”。红堡子村党委书记齐占虎说,跟着产业发展的步伐,农户“钱袋子”逐渐丰厚,村企“联姻”正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心骨。

  推进乡村振兴,不但要“输血”,更要乡村“造血”。2022年,甘肃环陇正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红堡子村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建立起企业与乡村互惠共赢的融合发展格局,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产业红利”,实现了将乡村振兴的“外力”变为留得住的“内力”。

  甘肃环陇正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段安宝说,我们公司通过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采用“链主企业+村集体+农户+土地”的土地流转模式,使合作社成员年分红收入4万元以上,让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尝到了合作共赢的甜头,增加了共同致富的信心。

  截至2022年底,全县链主企业达到66家,其中县级13家,乡镇53家,带动合作社达到1866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111家、市级111家,创建“甘味”企业商标品牌2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247万只,种植瓜菜17万亩、苹果6万亩、马铃薯89万亩、中药材4万亩、小杂粮22万亩。全县链主企业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达到5家,实现全县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24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达到52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6.5%。带动全县8.7万户常住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人均产业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链主企业全覆盖。在肉牛产业上:县级以亿源、牛墩墩2家养殖企业为链主;肉羊产业上:县级以祥源、道塬2家养殖企业为链主;瓜菜产业上:县级以会宁开盛、甘肃依禾2家种植购销企业为链主;林果产业上:县级以甘富果业为链主;马铃薯产业上:县级以祁连雪、薯味佳2家加工销售企业为链主;药材产业上:县级以长征药业为链主;杂粮产业上:县级以发滋瑞、骏兴、建伟食用油3家加工销售企业为链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打造一个品牌,兴旺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会宁“6+1”特色农产品名片越来越亮,“产业链”上释放新活力,振兴路上“有钱景”,必将推动会宁现代农业向更高、更广不断迈进。(魏永刚 尚学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