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打开会宁乡村振兴的画轴,每一处着墨都令人欢欣鼓舞,每一次变化都令人倍感欣慰。
生态理念滋润下的华家岭犹如一颗翡翠的珍珠,绿意葱茏、气象万千。和美乡村建设的火热大潮下,一座座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群山之间,静谧盎然。牛羊肥壮、果蔬飘香、杂粮甘醇,特色产业浇灌出幸福的花朵、人民群众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颜,映红了初秋的晚霞……
近年来,会宁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重点、创新举措,全力以赴育产业、引人才、强文化、护生态、抓党建,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乐章。
兴产业、强支撑,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产业兴,百业兴。
日前,走进会宁县草滩乡孔寨村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红葱翠绿挺拔,葱香扑面而来,有的农民正忙着收获,挖葱、打捆。
“种葱比种小麦和杂粮在效益上更划算,对老百姓来说又省事、又经济。根据近几年的种植情况来看,一亩红葱产量能达到1000斤以上,收益在4000元左右”,实现产业增收、群众致富“两促进”。会宁县草滩镇党委书记赵永奎这样说道。
近年来,会宁县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积极创建标准化种养产业园,加快建设7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以老百姓增收致富为核心,把群众紧紧吸附在产业链上,真正让特色产业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截至目前,全县“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分别达到15.39万头、124.02万只、17.81万亩、6万亩、89.16万亩、4.32万亩、11.82万亩。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会宁县还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深入推进“引企建园”工程,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215家、龙头企业2家,培育链主企业66家,落实“6+1”产业奖补资金2564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01亿,有力夯实了乡村振兴根基。
美环境,靓外装,铸造乡村振兴之“形”
轻烟翠岭神仙境,细雨村落杏花乡。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整齐的新农村院落安静迷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人流如织,一幅宜居宜游的乡村画卷令人眼前一亮。
在厍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80多岁的老人何兴华在广场上尽情享受着乡村的泥土芬芳。谈起村里的变化,老人竖起了大拇指:“以前这里柴草、粪堆、垃圾堆杂乱不堪,环境很差,后来村上建成了文化广场,现在我每天都会到这里来活动活动,心情特别舒畅。”何兴华老人说起的变化得益于会宁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和美乡村,“美”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年以来,会宁县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定人、定片、定区域、定标准的原则,清理柴草秸秆3324处1200吨,清理畜禽粪污1234吨,清理废旧农膜265吨,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832座,争创“五美户”350户,打造“五特社”70个,创建“五星村”12个,锻造“样板镇”2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个,打造示范村34个。从一村出彩到全域美丽,全县乡村“颜值”得到不断提升。
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鲜花绽放、大棚排列整齐……,如今,穿行在会宁的大街小巷,但见一步一景、一村一韵,这些美丽乡村各显特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呈现出一道道清新雅致的靓丽风景。
富内涵,提气质,激活乡村振兴之“魂”
春风化雨时,花开遍地香。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塑魂”。
在会宁县柴家所镇张城堡村,沿途可以看到一个个显眼亮丽的彩绘广告、栩栩生动。“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传承孝道,厚养薄葬”……
会宁县柴家所镇张城堡村移风易俗系列墙面彩绘公益广告,因其色泽鲜明、画面生动、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成为当地群众的热门“打卡地”和文明风景线,吸引城乡群众驻足观看、拍照留影。
会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文明惠风拂圣地、和美乡村入画来。今年以来,会宁县积极构筑“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有效激活了助推乡村发展的“组织动能”,基层组织堡垒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积极性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共创建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镇13个、文明单位11家、文明校园14所;县级文明村、文明乡镇分别达到62%、82%,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达1.11亿元,建成“巾帼家美积分超市”61个。组织开展“学雷锋我行动”“整治高价彩礼”“智慧助老”等文明主题实践活动200多场次。
美丽田园,唤醒回归梦想;乡村振兴,正是风劲帆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会宁的山野田间正不断凝聚丰收的热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这片红色的热土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潜能和力量。(魏永刚/文 王进禄/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08日苏堡塬上踏歌行——会宁县土门岘镇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侧记
- 2023年09月06日景泰:洋葱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 2023年09月04日靖远县石门乡:抢青枣上市“鲜”机 引领群众“枣”致富
- 2023年09月01日会宁:特色产业富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