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文化旅游

红色会宁:壮丽山河多锦绣

 2023/08/22/ 16:03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秦陇锁钥”:彰显着会宁这座丝绸之路重镇的战略地位。

  “祖厉置县”“会师圣地”“状元之乡”:焕发着会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熠熠生辉的石器彩陶、饱经沧桑的牛门石洞,见证了精美绝伦的华夏历史文化演进。

  巍峨挺拔的壮阔高原、三军会师的伟大壮举,讲述了几千年来荡气回肠的会宁故事。

  活力蓬勃的绿色产业、多彩盈动的山乡图景,绘就出沃野田畴叠翠鎏金的澎湃欢歌。

  历史的风云在这里掠过,华夏文明在这里扎根。

  在这片氤氲着历史的神奇土地上,红色的基因熔铸进大美河山,盈动出多彩壮阔的时代画卷。

  祖厉委婉:精美绝伦的雕琢,聚于会宁

  委婉曲折的祖厉河、苍翠挺拔的桃花山,宕荡起伏的壮阔黄土高原,像五彩的画笔雕刻出的恢弘巨著。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祖厉河道治理工程,将祖厉河打造成为造福群众的生态河、幸福河。

  目前已建成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27.35公里,形成绿地19.69万平方米、水面73.25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26万亩,建成祖厉河“五桥”,河畔建起了汉唐二十四街,形成了祖厉河生态长廊美景,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会宁将旅游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了“三山一河一区一库一街五桥二十六条路”等城市项目,营造了天蓝、水清、山绿、城靓、景明、业兴的城市氛围。

  文明悠久:血脉相承的传递,源于会宁

  绵延千年,黄河文明亘古不朽;

  时空荏苒,勤劳文化世代传承。

  石器彩陶、牛门石洞,讲述了五千年前荡气回肠的会宁故事;汉武西巡,祖厉置县,会宁境内文化繁盛,历史遗迹诸多,目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在新中国的历史坐标上,1936年红军三军大会师奠定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风云激荡、热血奏歌的年代,会宁因其红色的足迹和质朴的信仰,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筑起了长征史上的巍巍丰碑。

  如今,红军会师旧址被评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会宁荣获“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红色旅游示范城市”等称号。

  这方红色热土,涵养了红色血脉、书写了红色历史、培育了红色文化,黄河精神、民族精神、会师精神,在会宁一脉相承。

  群山连绵:绿水青山的洗礼,植就会宁

  千年沉淀的地理资源,焕发出最为强劲的绿色动能。

  在会宁6439平方公里的山川之间,一滴滴绿意,铺天盖地的萦绕;一个个草场,多姿多彩的朦胧;一幅幅图景,无与伦比的飘逸。

  会宁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是全省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主产区和肉羊、肉牛养殖大县,培育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畜牧绿色发展示范县”之一。

  会宁现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9个,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2个(会宁小杂粮、会宁胡麻油),素有“中国小杂粮之乡”之美誉。10万余亩中药材品质优良,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资源。会宁绿色产品开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文脉厚重:教育名县的印记,盛于会宁

  “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一个令无数会宁人推崇备至又坚贞不屈的人生信条,深深地在脚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扎起了根,开出了花,结成了果……

  厚重的历史遗存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会宁人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会宁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已向全国输送大中专学生16万余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500多人、硕士学位60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153人。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素有西北“高考状元县”之称,从会宁走出去的学子遍布世界,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奉献智慧和才华。

  洗涤岁月的铅华。会宁每年向外输转劳动力10.5万人(其中:省外5.8万人、省内4.7万人),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如今:“金色教育”俨然成为会宁的一张“铮亮”名片。

  ——多彩会宁:四季斑斓、丰盈如画。

  朦胧春季,远看群山如黛,花色如纱、希望遍地;

  绚烂夏季,麦浪滚滚,梯田花海,五彩斑斓;

  丰盈秋季,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云山雾海;

  缤纷冬季,梯田雪韵,诗情画意,雾淞奇观。(魏永刚/文 王进禄/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