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土流失是守住绿水青山的关键,更是生态优先的生动实践。多年来,会宁县把治理水土流失当作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逐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宁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着力构筑“一带两廊三区”的立体化县域生态格局,全力打造绿色秀美山川,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站在八里湾乡旮旯村的山上眺望,只见道道山梁,梯田如波,蓝天白云下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山脚下的沟壑间农家小屋错落有致。2019年以来,随着全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旮旯村所在的八里湾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广种薄收的坡耕地,通过综合治理,孕育出了新的“嬗变”。
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不仅流走了宝贵的水资源,还流走了表层肥力较高的土壤,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位于河畔镇的任半岔以前有着大量的坡耕地,村民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2021年,当地引进润丰集团,对区域内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同时政府配套高标准梯田项目,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助力了农田稳产。
会宁县河畔镇任岔村村民 赵福全:原来这边都是一些旱地、山地,产粮也不行,现在都改成高标准农田后,相对来说要比原来好多了,原来下雨之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也被水冲的乱七八糟的,现在整成水平梯田之后要比原来好得多。
会宁县河畔镇任岔村村民 南继明:以前我们这个地方地确实陡得很,耕地不能耕,牲口拉也拉不过去,自从这个工程项目把陡坡地全部做成了二三十米宽的水平梯田,像下雨地里都能收住水,把山沟也冲不开,这样下去以后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事实证明,留住了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牢固了生态之基石,就实现了绿水青山,同样就拥有了金山银山。祖厉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纵贯会宁南北,长期以来,受多年洪水冲刷,河岸支离破碎,加之两岸居民向河中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环境脏、乱、差,成为制约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几年,会宁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创新“祖厉河+”生态建设模式,重点开展绿色通道、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清四乱、经济林建设、三跑田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六项重点工作,推动了祖厉河——国道247线绿化总量持续增加,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质量大幅提升。
市民 张廷英:通过最近几年的治理,以前的荒山枯岭现在治理着植被已经覆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祖厉河以前是污水河,通过治理之后,现在环境变好了,两面植被,花草树木,风景都非常好看,人们的心情舒畅。
会宁县水利建设工作站助理工程师 王有为:十年来,完成城区段河道治理长度16.6公里,乡村段河道治理长度5.4公里,通过项目实施,祖厉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井沟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Ⅳ类,近十年平均输沙量从4539万吨降至1261万吨,如今,茂密的植被改变了人居环境,“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水土流失治理让祖厉河也渐渐清澈了起来,百姓没有了洪水的滋扰,会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了新境界。
近十年来,会宁县全面贯彻“黄河战略”,构建黄河上游祖厉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带,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治理与防护并重,采取城乡区别化治理,以解决粮食、饮水、增收致富和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为切入点,努力将水保工程的综合拦蓄作用、水保工程的增产增收作用、水土保持夯实农业基础的作用,统筹于国家宏观的生态效益、群众微观的经济效益和全面和谐的社会效益,在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推动发展“双碳”经济、建设美丽家园上实现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0.90平方公里;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治理坡耕地5112.2公顷;平均每年有效拦截泥沙30万吨;提升改良河滩地4.2万亩。(牛丽娜 陶耀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