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恩情无以为报,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会把每份《银光报》送到每一位党员手中。”这句话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名拥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的担当与报答。
20年间,他奔走于企业和退休党员家中,那35万份油墨飘香的报纸记载着这位老人送报走过的30000里路,他的故事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史学习教育中“生动的一课”。
一份承诺:一做就是20年
“取报、叠报、分报、送报”这是银光集团退休员工徐国珠老人每周必做的事。已是耄耋之年的徐国珠,现任银光路社区党委第五支部书记。从2003年开始,他义务为企业退休党员传递着《银光报》和各类党报党刊,成为了联系企业与离退休员工的一座桥梁。
“现在每期也就送140份,以前每周要送600多份。”当新的一期《银光报》刚刚印好,徐国珠便早早来到企业印刷厂领取。根据支部退休的党员数将报纸分好、折叠,再用铅笔标注后整齐地装进布袋。
“从厂里到西区10多里路,以前我走45分钟,一般人都跟不上我。”由于他及时发送《银光报》,使离退休员工不但能及时了解企业当前的发展,而且增进了与老同志之间的联络,大家总是信任地与他唠家常,告诉他生活境况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徐国珠每次都会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企业相关部门,增强离退休员工的归属感。
20年来,谁都会有个头疼脑热,或者遇上恶劣的天气,这些都没有成为他放弃送报的理由。随着年岁大了,老朋友包黑成就陪着他一起送报。
一种报恩:用这一生听党话、跟党走
“从小穷苦,家破人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要报答党恩呀!”当被问及为什么坚持这样做时,徐国珠老人讲述起自己的故事。
他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江苏高邮的一个小村庄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父亲外出打工,哥哥被富农出卖遭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姐姐生病无钱医治而亡,年幼徐国珠也被送往离家40里路的地方放牛营生……日本侵华战争带来的各种灾难、家破人亡的日子,让他深切体会到个人苦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更加坚定徐国珠的信念:跟着共产党,才能解救他们一家人。
源于这种家国情结,1955年,弱冠之年的徐国珠主动申请参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零师。在党组织培养下,第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0年,为了响应祖国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甘肃白银,在银光厂参加了工作,这一呆就是60多年。他见证着了企业从第一条生产线建,到现在的发展壮大。让他最欣慰的就是,每期通过浏览《银光报》看到企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他总是坚持:“送报是党交给自己的任务,一定要力所能及去做好。”
岁月流逝,沧桑了面容,却厚重了这位老党员的一片赤诚初心。和煦的阳光下,人群中一位戴着墨镜送报的八旬老人,扛起了党和企业的温暖,行走在银光、白银的大街小巷时,俨然成为了银光集团党史学习教育中一道最美的风景。(贾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6月07日会宁:村民小牛走失 派出所民警紧急找寻
- 2021年06月07日白银区检察院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
- 2021年06月07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 2021年06月07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白银区检察院建议为高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