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乡村振兴

探究脱贫攻坚的“会宁模式”

 2021/06/02/ 10:07 来源:每日甘肃网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当时光的指针定格在2020年底的那一刻,会宁县16.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31.44%下降到0,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喜讯传来,会宁儿女欢欣鼓舞,会师大地一片沸腾!“这一来之不易的喜人成绩,不是敲锣打鼓求来的,也不是上天怜悯施舍的,而是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以敢死拼命的顽强拼搏精神奋斗得来的。”县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苦甲天下的会宁圆满脱贫的成功之道,谜底究竟在哪里?

  聚焦问题找答案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陇中腹地,一百多年前左宗棠“陇中苦瘠甲天下”的一声喟然长叹,印证了这里百姓的生活之苦。会宁县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千米,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总人口58.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4.04万人,占总人口的93.12%。这里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是甘肃人口、地域大县,也是国扶贫困县和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个,贫困户37947户、贫困人口16.99万人,贫困发生率31.44%。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业生产落后、农民收入不稳定、发展资金不足是制约贫困群众产业脱贫的重要因素,也是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难题。      

  十年九旱,群众吃苦耐劳,这是会宁给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会宁脱贫靠什么?在县委书记王科健的心中,会宁要稳定脱贫,一要有党的坚强战斗堡垒,二要有稳定可靠的富民产业。形象地说,脱贫致富就是盖房子,没有扎实的根基,撑不住也长不了。为此,县委、县政府精心谋划部署,在制定落实 “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政策上大做文章。把扶贫产业精准到户,扶持资金精准跟进,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对标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针对产业发展短板,率先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7年提出了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奖补政策,促进贫困户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瞄准目标破难题

  回首脱贫攻坚的路,最让会宁人民自豪的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会师精神,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圆满交出了脱贫攻坚的胜利答卷。全县 130 个贫困村 16.99 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摘掉了“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解决了困扰会宁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会宁县探索出了“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产业扶贫思路,构建起了“牛羊菜”三大支柱产业体系,实现了乡村面貌的翻天覆地变化,产业扶贫“会宁模式”更是影响全省惠及贫困群众,这是 58 万会师儿女共同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会宁篇章。

  这一切,的确来之不易。会宁是农业县,搞种植要看老天的脸色,搞养殖草料从哪来?为了破解横亘难题,会宁县提出“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明确以肉牛、肉羊、蔬菜三大增收产业为主攻方向,提出了“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1”是以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为主的基础产业,“N”是能够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家庭工商经营业和有技能、有稳定收入的劳务产业),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即:夯实百万亩全膜玉米、百万亩黑膜马铃薯两个基础产业;提升草畜一个支柱产业;壮大林果、蔬菜两个主导产业;优化小杂粮、中药材、亚麻、瓜类等一批特色产业;做强劳务这个增收产业。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实施意见》和会宁县肉牛、肉羊、果品、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等6个《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及奖补标准,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提供了依据。

  达标奖补促实效

  “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这是全县的总思路,为了撑起产业扶贫这一民生大业,会宁县把“达标奖补”作为撬动的杠杆。如何让“达标奖补”激活产业扶贫的一方春水,会宁县探索出了有效的“五挂钩”模式。坚持“达标奖补”与“一户一策”挂钩、与农民意愿挂钩、与“真种真养”挂钩、与“见物见钱”挂钩、与“奖勤罚懒”挂钩,组织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面对面沟通,了解致贫原因,分析产业现状和劳力状况,合理确定到户产业和扶持资金,为每户贫困户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为精准到户到人产业扶贫提供依据,鼓励引导贫困户提升产业规模,增强脱贫能力。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2017年以来,全县共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84586.63万元,受益贫困户30720户13.46万人,人均达到6284元,户均达到27535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全覆盖。全县肉牛饲养量由2016年的12.8万头增加到现在的19.2万头,增长50%;肉羊饲养量由2016年的245万只增加到现在的332万只,增长35.5%;完成设施蔬菜大棚种植30732座,露地瓜菜种植18.5万亩。截止2020年底,全县产业覆盖37115户,其中:肉牛养殖户达到6218户,肉羊养殖户达到9722户,高原夏菜种植户达到5266户。

  强基固本笑欢颜

  天下安澜,比屋可封。沐浴着乡村振兴的阳光,走进会宁县土高、大沟、中川、韩集、头寨、汉岔等乡镇的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处处呈现房屋铮亮、产业兴旺的清新气息。值得一提的是,会宁县通过多方努力,全面落实饮水安全保障政策,彻底打破了“不适宜人居住”的神话。全县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项,巩固提升工程7项,引调水工程1项,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实现全县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1967个自然村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全覆盖。一水引得百业活,会宁最大发展瓶颈水的问题一解决,各项富民产业长远发展就有了根基。

  回首八年脱贫攻坚征途,一场场夜以继日的奋战,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份份业绩精彩的答卷,生动展示了革命老区会宁的不容易、不平凡、不简单。该县先后获得2015年度甘肃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优秀等次;全省2019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百年风华迎来全面小康,会师圣地开拓全新境界。会宁县将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经济结构优化上,突出发展大农大旅大商流;在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上,加快构建大种大养大产业;在基础设施提升上,重点推进大拓大改大交通;在生态环境改善上,全面布局大河大沟大生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持续推动大谋大干大项目;在思想观念变革上,努力实现大闯大新大解放。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新时期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现代化会宁的辉煌篇章!(王  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