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白银区

白银区: 绿色浸润一方“乐土”【宜养篇】

 2020/12/08/ 10:34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昔日白银区,曾因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走过了城市发展史上一段辉煌历程。时过境迁,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严峻挑战,白银区委区政府牢牢坚持生态立区,持之以恒改善环境,“绿色接力棒”从此届届相传。

  近年来,白银区以踏石留印的劲头和决心推进国土绿化、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治理,跑出绿色崛起“加速度”,为建设“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美丽白银区夯实了生态根基。绿染山川锦绣来,新的美好家园在白银区大地蔚然呈现。

  逐梦:青山为屏

  一张蓝图、一份坚守。白银区城郊大环境绿化以距城区5公里的楼房沟流域为起点,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强化管理”的原则和“全民动员、先易后难、乔灌结合、科学绿化”的思路,结合干旱少雨的区情实际,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完善水利设施,以渠道引水、塘坝蓄水、泵站提水、管道输水上山的方式在荒山石坡上浇灌出了一片片“绿色希望”。

  在这场“绿色接力”中,白银区坚持多方位争取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共同为重塑白银新形象而久久为功、不懈坚守。特别是近几年,白银区城郊大环境绿化以每年5000亩以上的规模高质量推进,在造林技术、树种选择、水利建设、灌溉保障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飞跃,结合持续开展的城区绿化、园区绿化、道路绿化、拆旧复绿等工作,目前,已累计建成绿色生态屏障1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4.24%,城区绿地率达到32.8%、绿化覆盖率达到36.7%。

  蜕变:北城新境

  北城区,过去是一片荒坡荒地,零散的砂石料堆场、废品收购站、违章建筑一度让该区域混乱不堪,成了白银城区环境治理的一块“硬骨头”。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南扩北绿”总体部署,白银区持续加大力度为山川披绿、为大地增色,北城区应运成为全区生态绿化的重点规划片区。2019年,北城区生态综合治理启动后,白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现场办公,明确部门责任,狠下决心强力推进北城区环境整治,为生态绿化腾出了空间。两年间,白银区安排专业队伍,从规划绿化方案、水利工程建设、树种选择调运、苗木定植栽培、加强日常管护等方面下足功夫,有效解决土壤条件差、水利基础薄弱等制约因素,曾经荒芜的山坡上,如今已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原本“灰头土脸”的北面山收获了“高颜值”。

  “北城区绿化,包括瞭高山片区和东台子片区,绿化总面积约15500亩,栽植苗木124万余株,树种主要选择耐寒、耐旱、成活率比较高的刺槐、侧柏、常青树、油松、云杉等。”白银区生态建设办公室工程师王纬介绍说,树种选择是绿化工程成败的关键,水源更是确保树木成活的前提,对于干旱少雨的白银更是如此。为了满足北城区绿化用水需求,白银区在瞭高山、东台子建设蓄水塘坝,蓄水量分别达到6万方、8.2万方,为加速北城区蜕变引入了“生命之源”。

  延展:一路生机

  金秋时节的北环,一路菊花缤纷多彩,路旁游园各色花木交织,千姿百态,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让前来“打卡”的市民流连不已。今年,白银区在市政建设中着力实施北环路西延段、诚信大道北段、银山路、水川路4条道路绿化工程,在城市路网越来越畅通、交通条件越来越完善的同时,让更多绿色生机通过城市主动脉延展,让百姓的幸福感随处可撷。

  北环路,既是白银城区的北大门,也是白银区市政工程的“新名片”,它不仅对外展示着白银形象,还是一条促进城市扩容发展的重要通道。北环路西延段3.8公里绿化,可谓沙坡上植绿、沙地里种花,白银区先后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种植土换填、绿化供水管道安装等工程,绿化面积达到了3.2万平方米。国槐、云杉、红叶碧桃、北美海棠、丁香等各类植物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绿化提升效果,给城市增添了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采用土工格室叠砌安装、人工换填绿化种植的方式,在长700米的砂岩边坡上种植了大约12万株地被菊。”市政工程管理处何轶介绍说,菊花绽放时节,北环路和石林路交汇处就形成了一条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的花坡,非常漂亮,引得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拍照。

  “以前这一带尘土飞扬,现在通过植树造林,既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又打造出了新的景观。到这边来转转,感觉空气清新,心情很舒畅。”正在北环路边小游园里徒步健身的王女士说,她住在黄茂井小区,这些年,亲眼见证了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越来越感觉到生活在白银的安稳、舒心、惬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如今,行走在白银大地上,一排排乔灌林青翠葳蕤,一片片混交林郁郁葱葱……随着一项项“绿色”惠民工程落地、生根、萌发,身边白银,已成为市民心中愈发幸福美好的一方“乐土”。(包兴鹏 许凤凤)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