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视频播报

铜光熠熠诉匠心!“守”艺人马艳萍一家三代逐梦记

 2022/09/15/ 10:43 来源:每日甘肃网

  如果在11岁的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会长出什么?马艳萍说,会长出使命,一个把家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去的使命。

  1997年,马艳萍11岁,那一年妈妈下岗了,在姥爷的鼓励下走上创业之路,创立了白银林兰铜艺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姥爷马先忠祖籍河南,作为铜城开拓者扎根白银,妈妈马银兰是在白银长大的铜二代,两代人都在白银公司工作,见证了白银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辉煌的过程,心里怀揣着对白银深深的感情、身上流淌着白银“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自然从自己熟悉的“铜”领域开始。

  就这样,为“谋生”而诞生的公司开张了,姥爷主内、妈妈主外,可开公司哪有那么容易,马艳萍说:“家里最艰难的时候,连我攒的压岁钱、零花钱都被妈妈搜刮走了。”

  到底难在哪?首先遇到的拦路虎是技术问题,马银兰回忆说:“那会用土炉子,白银海拔高,气压对温度有影响。”但最大的问题也有最优的解答,白银公司那么多老专家,都是现成的师傅,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生产啥?给谁卖?市场在哪?从铜工业工人到铜工艺老板,虽说没有隔行,但也跨了工种,既要会技术、还要懂艺术、还要跑销售。马银兰说自己“运气好”:“那会不知道生产啥,自己喜欢啥就做啥,然后背到兰州城隍庙,学着卖,还真就卖出去了,也认识了一些人,慢慢有人开始下订单。”

  马银兰说最艰难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父亲说干啥不能半途而废,就咬着牙坚持,终于干了两年后,来了第一批“大”订单,300个铜奔马,挣了一万多,马银兰看到了希望,她说:“这个事能干。”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11岁的马艳萍慢慢长大了,她童年的记忆里就是“铜”,耳濡目染之间,铜工艺已经成了浸入她生命和血液的东西,虽然她一直认为那是妈妈的事业,虽然她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但这都不妨碍后来她成为“传承人”。

  大学毕业之后,马艳萍一边上班,一边帮妈妈打理一些厂子里的外联事务,她带着家里的产品参加各种展会,她发现自己竟然对这些产品如数家珍、对各种工艺流程倒背如流、而且加上她外语的优势,面对外国客商也毫不怯场。

  时光流转,姥爷身体日渐衰弱,妈妈也上了年龄,商业模式一变再变,工艺审美提档升级,摆在马艳萍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扛起妈妈的事业。

  如今,马艳萍是白银林兰铜艺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妈妈主内、她主外,在她的助力下,林兰铜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铜城文化名片登上央视;作为白银市礼在《魅力中国城》的舞台上赠送给晋城;作为非遗文化标签登上各大文博、文创展会;作为旅游商品远销海内外;铜工艺作品获奖无数……

  除了外出参展,马艳萍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加工车间和铜工艺品店,在车间里她和师傅们讨论学习技艺、交流最新工艺。在工艺品店里,有一方属于她自己的小天地,是她充电、学习、洽谈的地方,里面被书柜包围,充满了文艺气息,既有各色的书籍、还有各种非遗产品——剪纸、刺绣、布艺,卡通玩偶,她说:“艺术是相通的,要不断地借鉴学习,保留传统,吸纳新养分。”

  马艳萍对于铜器传统和现代融合的精华全都体现在铜工艺品上,店里摆放着青铜、紫铜、黄铜各种工艺的铜器;有大型摆件、实用器、把玩小件各种用途的铜器;还有书签、饰物、车载香薰等创新文创产品……

  马艳萍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祖国的强大、文化的自信都给了我们最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能把老祖宗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把咱们铜城宣传出去,真的很荣幸。”

  作为市级铜锻造的非遗传承人,马艳萍无比热爱这份事业。在她心里有个小小的梦想:“敞开大门,降低门槛,让铜工艺成为人人可学可体验的技艺。”(黄 涛 刘芸芸)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