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会宁县

会宁:一路凯歌扬风帆

 2020/06/24/ 10:27 来源:每日甘肃网

  奋进正当时,扬帆又出发。

  备受全体会师儿女瞩目的会宁县“两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步履维艰,阔步向前。头顶滴下的汗,脚下走过的路,见证了我们的发展成就,也铭记着我们的铿锵誓言。我们更加珍视被汗水浇灌的艰辛,由衷感叹脚下这片黄土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夜幕下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会宁婀娜摇曳

  一年来,我们定标把航、挂牌督战,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9年,全县共完成7585户34098人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任务,实现了69个贫困村脱贫退出任务。至此,真正摘掉了扣在祖祖辈辈头上的深度贫困帽子,从此彻底撕掉绝对贫困的标签,多少代会宁人的希冀与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这一年,我们蹄疾步稳、精准失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2019年,全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68亿元、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937.5元、8199.9元,分别增长7.8%、9.9%,城乡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比以往更热切了。

  这一年,我们纵深攻坚、压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全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多轮推进战略,生态文明构建、产业结构调整、民主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加高效、更加持久。

脱贫攻坚让会师儿女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殷实

  ---重心与重点结合,解难题

  脱贫攻坚是“百年目标、全党使命、中国承诺”。

  2019年,会宁县把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作为核心突破口,不断深化聚力攻坚,着力夯实基础、补齐制约短板。全县上下通过大力实施“十五项重点工作冲刺清零”和“3+3+2”专项核查等一系列行动,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统筹整合各类资金27.2亿元,全年退出贫困村69个、贫困人口7585户34098名,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脱贫攻坚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为贫困群众脱贫找病根、出良方

  回首向前,在攻城拔寨的脱贫攻坚之战中,会宁人民发扬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红军会师精神,对症下药找良方,精准施策拔穷根。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呈现出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不屈和豪迈。

  但截至目前,全县仍有未脱贫的3个深度贫困村,该区域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基础落后,脱贫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返贫率也高,是真正“最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如何继续保持滚石上山的勇气和斗志奋勇争先,如何啃下最后深度贫困的硬骨头,如何打通通往深度贫困最后一公里的道路,成为摆在全体会师儿女面前一道新的历史课题,也成为了全县上下聚焦的重点和突破的难点所在。

  特色产业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压舱石”

  于是,围绕产业富民先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围绕政策扶持引领,让群众增收的腰杆硬起来,围绕项目支撑带动,让人民增收的路径畅起来,成为解决深度贫困这一难题的可行有效的良方。

  ---产业与主业串联,促增收

  在会宁乡村公益旅游最早兴起的地方——大沟镇厍弆村,放眼望去,大棚成行、绿意盎然,一幅生机勃发的好景致。大棚里面,采摘果蔬的人们络绎不绝,接踵而至。一批又一批,一遍又一遍。

  据大沟镇党委书记马宏江介绍,我们按照“园区化建设、有机化种植、三变式运营、认领式参与”的思路,以“党群创业互助协会”为统领,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1200座有机蔬菜塑料大棚分给300户贫困户,每户4座棚,实现了户户有增收渠道,家家有致富产业。

大沟镇厍弆村在脱贫攻坚中旧貌换新颜

  这也只是会宁县近年来,在充分立足区位优势,强力依托特色产业种植,大力开拓群众增收渠道的一个生动范例。

  据了解,走过的2019年,会宁县始终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彰显会宁力量的主要抓手,紧握两大基础产业不放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肉羊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着力强化体系支撑、供销对接和多产融合,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全县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丰收的富足走进会宁的千家万户

  目前,全县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分别稳定在百万亩以上,并扶持3.3万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6500头、饲养量达到7000头;引进湖羊基础母羊1.2万只、饲养量达到7.2万只,扶持2188户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大棚8752座,种植收益达到2900万元,让气势磅礴的会宁力量奏响了产业振兴、富民强县的时代强音。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刻,会宁县持续聚焦产业结构多元调整和特色产业培育,大力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突出地域特色、压茬布局、多点绣花。于是;米粮川上、苏堡塬间、大沟深处,从“聚点成片”到“以点带面”,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产业生机蓬勃,日益壮大。

一户引擎的农民正在“耙”着希望

  如今会宁的大地上,特色富民产业成为全县农民稳定脱贫的“压舱石”,成为脱贫致富“主打牌”。

  ---基层与基础对接,谋发展

  推动发展、打赢决战,基层是前线,基础是关键。

  2019年,会宁县把“聚焦深度贫困、聚力跨越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以政策牵引为主线,以全民普惠共享为标杆,不断建强组织堡垒,不断促进基础夯实,全县关系社会发展进步的各项基础性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天下大邦,民生为要。

  走过了多少路,就会有多少执着的汗和辛酸的泪。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把“民生”这个名词牢牢的刻在脑中,把“基层”这个一线主战场常常放在心上,把“基础”这个关键所在紧紧的抓在手上,全县形成了聚力一切为基础,奋力一切为民生的鲜明导向。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记录了发展成就,也展现了非凡变迁。过去的一年,关系民生的基础工作扎实求效,关乎基层发展的面貌现状日新月异。

涓滴水泽润农家、好甘甜

  2019年,全县共计解决11.8万户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让生命之源源水活来,共计投资9889万元完成74个贫困村432.8公里农村电网改造,投资8.4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28户、危房改造3909户,目前全部完成搬迁入住,真正让农民实现了挪穷窝、置穷业、开启新生活。

  2019年,全县项目建设扩容增速,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健全,实现硬化砂化村组道路300公里,投入5393万元实施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贫困村生产生活面貌全面提升,城镇新增就业5307人,实现了不出家门就能稳步增收。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万人,享受政策性兜底保障8305户19886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让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不但成为一句激励前行的誓言,也成为了践行担当的生动体现。

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让群众的健康有保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会宁充满艰辛的化蛹成蝶,我们无比感怀这个幸福而又伟大的时代。在又一年会宁“两会”启幕之际,让我们继续凝聚力量,共同书写辉煌,奋力谱写新时代夺取全面小康伟大胜利、建设幸福美好新会宁的新篇章!(魏永刚、王鹏图、张文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