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会宁县

勠力同心拔穷根 矢志不移促脱贫——会宁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20/04/20/ 15:42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普查验收之年。会宁县认真贯彻“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7577户16622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剩余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1216户4007人。

  “全社会”共同参与,凝聚攻坚力量

  这两天,“县长开直播”成为网络热词,会宁县政府官员以主播身份进驻直播间,化身代言人,现场直播推介“叫卖”会宁农特产品。这种以手机直播带货的形式推广会宁特色农产品,以“电商+消费扶贫”的模式打通了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为会宁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动能。

  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会宁县以产地直销的方式,让天津市民吃到会宁“土特产”,也让会宁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会宁陇禾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苏宁易购天津分公司达成协议,开通网上扶贫专区平台,和平区累计采购会宁县农特产品1983万余元,带动贫困户4525人。

  为了统筹政府和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会宁县通过组织落实“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帮扶责任”,始终把各方力量、各方资源持续向脱贫攻坚聚集,进一步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在天津市的对口援助下,带动发展扶贫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实施扶贫项目,落地扶贫企业,仅2019年天津市财政援助资金达4700万元,谱写了“山盟海誓”共合作的浓浓情意。

  “全覆盖”排摸筛查,促进稳定脱贫

  尽管全县顺利通过了省级整县退出脱贫验收,但全县还有3个贫困村未退出,还有1216户4007人未脱贫,脱贫摘帽后,防止返贫成为巩固脱贫成效的工作重点。

  “贫困村产业培育成效怎么样、贫困人口收入有没有保障、视觉贫困消除进展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县上全面实行挂牌督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确保未退出的3个贫困村如期退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为了从严推进挂牌作战,促进稳定脱贫,又一场“百日大会战”在会师圣地上紧锣密鼓、全面铺开。连日来,党政班子带头,深入相关乡镇和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超常举措,紧扣目标标准,真督实促,通过持续开展常态化、地毯式筛查,筛查出全县已脱贫人口中还有1555户7529人存在返贫的风险,还有1225户4991人存在致贫的风险,这些已全部纳入动态监测和台账管理,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

  “全链条”发展产业,夯实脱贫基础

  刘家寨子镇元淌村贾堡社张润玲,由于常年患病吃药而无法外出务工,4口人的家庭仅靠农业收入和二类低保政策维持生活,镇村干部和帮扶人员反复动员,在政府产业奖补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镇上组织协调中天羊业按照“20+1”的引种模式和“2+1+0.4”的筹资模式,2019年帮助她引进胡羊21只,经过一年的发展,最近已出栏16只,拿到一万元的票子,给这个特殊的家庭带来了无限希望,现在他家共有胡羊31只,从目前情况看,年底稳定脱贫是没有问题的。

  近年来,会宁县大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银行+保险”“全链条”扶贫模式,中天羊业是该模式下引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像张润玲这样的贫困户全县还有很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该县积极打造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2家,特别是在中天羊业、北京雄特的“全链条”带动下,全县1350家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7.3万户农户走上了富裕的路子。

  “全方位”谋划项目,改善基础条件

  走进汉家岔镇塔寺岔村,一条条硬化路缠山而过,贯通南北,满山的杏花竞相开放,连片的苜蓿荡漾着春天的气息。曾经的塔寺岔村由于交通闭塞,当地群众一直“守着金山饿肚皮”。

  “我们紧盯群众出行难、农产品下山难、增收致富难的揪心事,通过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强势推进贫困村基础条件改善”,镇党委书记禄军说。

  “现在硬化道路贯通全村了,自来水全面到户了,村幼儿园和卫生室改扩建达标了,文化广场也建好了,老百姓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村上的养殖产业园也正常运营了,家家户户20只基础母羊的致富产业也达标了,满山的苜蓿能卖个好价钱,老百姓致富有保障了”,村支书刘金宝高兴地说。

  这仅仅是全县贫困村基础条件改善的缩影,按照同样的思路,县上“全方位”谋划项目,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18所,搬迁优化4所;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彻底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最后一公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28户13467人,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均已通硬化路或沥青路,全县仅2019年实施“畅返不畅”农村道路整治项目90.85公里……基础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流程”服务就业,增加劳务收入

  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一些贫困劳动力因无处就业而困惑……

  “今年在疫情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县上采取了非常的措施,为外出务工人员统一免费包车,实现了出得了家门、进得了厂门”。外出务工人员张宗谦激动地说:“对我们务工人员来说特别感谢政府”。

  从2月下旬至3月底,会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行点对点、门对门式的直达运送方式,连续组织二十多批务工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就业,有效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稳就业,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就业稳住了,就稳定了农民收入的大头,稳定脱贫就有了坚实支撑。近年来,县上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举,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充分挖掘县内资源,鼓励“扶贫车间”升级“扶贫工厂”,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组织各劳务公司利用多媒体渠道,随时与用工单位积极对接,为返岗人员提供“一站式”保障;继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加强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增收脱贫。

  为有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县上还利用“会宁人社”等微信视频平台,每天推送电焊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等视频课件,制定了贫困劳动力劳务输转稳岗奖励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稳定就业。截止目前,已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万多人。

  “全民化”培育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韩集镇袁坪村村民李映成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始种植蔬菜大棚、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并于2018年脱了贫。目前他家养羊年出栏30只,儿子也在外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脱贫的李映成却在2019年年底得了腿部囊肿,做了切除手术。困难面前,各级帮扶干部积极为他申请医疗报销、民政救助,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让他解除了后顾之忧。

  好风凭借力,助我奔小康。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像李映成一样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的模范典型还有很多,在脱贫攻坚的政策引领下,从一穷二白到住房宽敞亮堂、有固定收入、子女有就业,他们点燃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一切都是各级帮扶干部走访交心谈心,加油出谋划策的结果。

  脱贫奔小康的核心是培育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真正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实现长足发展。今年以来,会宁县加大“感恩教育”开展力度,广泛宣传脱贫典型事迹,以产业提质增效为关键,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自主意识,确保产业发展一户、稳定脱贫一户,让更多的贫困户端“产业饭”、摘“贫困帽”、走“小康路”。(赵彦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