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白银  >  会宁县

学子归来春意暖 会宁县第三批学校复学见闻

 2020/04/16/ 11:49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其文 通讯员 王双平) 春意盎然,百花始盛开。会师圣地学子经历了“史上最长的假期”,迎来了新的学期。4月16日,继一周前全县高中学校、初三开学后,会宁又有一批学生重返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沉寂了一个超常寒假的校园,再次热闹了起来。莘莘学子琅琅读书声再次响起。

  上午7时,会宁县北关小学门口,安保人员及值班老师全部就位,拉起红色的隔离警戒线。北关小学所有校领导早早站在校门口引导学生入校并向家长答疑解惑。

  藏族学生贡保加一大早来到会宁县北关小学门口,排队准备测温进入校园。“在家把我憋坏了,今天见了久别的同学和老师,甭提有多高兴了。”贡保加看到的是一样的校园,一样的老师,一样的同学。不一样的是校门口一系列“硬核”防疫设备成为标配。

  在校门口看到三个测温通道:迎晖楼测温通道、启航楼测温通道、致远楼测温通道。贡保加又仔细核对了一下,自己四年级应该走中间通道,直行至启航楼测温点排除测温,站位前后左右间隔一米。

  家住甘南玛曲县贡保加在北关小学四年级就读,一周前,他就和前两批复学的学哥学姐一道来到会宁,早早做好了开学准备。

  “我们有83名学生在会宁县的各个年级就读。收到会宁复学通知后,我们就分两批包车来会宁。经过这个不寻常的假期,同学们对开学是急不可待了。”负责玛曲学生管理的贡去扎西笑着说。

  和贡保加一样,今天,会宁县所有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一起重返校园。

  学生进入校园测完体温后,体温正常学生直接进各自教室,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报到注册,进行常规教育、安全教育、疫情防控及防护知识学习,上好开学第一课。

  “学校每天按规定在校园消杀,防控网格化无缝隙。”副校长武强说,“我们学校学生比较多,有3000多人,为此我们实行错峰进校,从八点开始是六年级,20分钟后8点二十是五年级,8点40是四年级;19低年级开学后,分别在这三个时段依次加上三、二、一年级。”武校长告诉笔者,为防控疫情安全开学,学校制定了“两案十制”,严把入校关、测温关、登记关、管理关、防护关、活动关、消杀关、错峰关、卫生关、处置关十道关口。

  在北关小学门口,和众多的学生家长一样,刚把孩子送进校门的四年级学生家长邢佩岚手时捏着一张学校发给家长的温馨提示:建议为孩子准备适量个人防护物资,如口罩、体温计、消毒湿巾纸等;每日监测孩子体温;让孩子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和作息时间,鼓励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随时保持通讯畅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等。

  “自己是租房供娃娃上学,收到学校复学通知,娘俩三天前就上来了,看到学校醒目的安全入校提示,学校井然有序先测体温,然后按照规定路线拉开距离进入校园。学校各项管控措施十分周到细致,我很放心了。”邢佩岚表示自己一定会按照学校的建议去做。

  在校园里,先期进入教室的四年级,老师已经开始上课。开学第一课,全校老师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围绕疫情来授课。不仅宣传防疫知识,还结合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的人和事,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您曾说,真相比平反更加重要;世人说,您是永恒的启明星。您的生命定格在35岁,您的名字将万古长青。”四(9)班班主任沈润芬在电子白版上下载了一段网友写的感动中国抗疫人物李文亮的推荐辞。

  沈润芬给学生讲述的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的事迹。35岁的李文亮,曾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自己且不顾个人被感染的风险,仍然坚守一线岗位,因感染新冠脑炎以身殉职。

  沈润芬想让学生知道,正是这些 “不论生死,不计报酬”抗疫一线的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这儿有一张安全的书桌。是英雄,就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

  “我们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上好以“认识疫情、敬畏生命、做好防护”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自觉将个人命运和前途与祖国命运和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会宁县教育局局长王池柳告诉笔者,全县在开学后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应急处置演练,并利用课堂、讲座、板报、广播、网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同时做好对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再过三天,到19日,除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外,我县所有学生将全部返校。”王池柳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